報告:85%受訪金融機構料未來三年將虛產納入核心業務營運

2024-06-25 16:37

報告:85%受訪本地金融機構未來三年將虛產納入核心業務營運
報告:85%受訪本地金融機構未來三年將虛產納入核心業務營運

金融學院行政總裁兼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馮殷諾指出,去年調查顯示,有約33%的受訪傳統金融機構在其業務營運中已經使用虛擬資產,另有20%正籌備有關範例並計劃使用虛擬資產,因此,合共有53%的受訪傳統金融機構在其業務營運中已經使用或計劃使用虛擬資產。

逾三成已在業務營運中使用虛產

另外,85%受訪傳統金融機構計劃在未來三年將虛擬資產納入其核心業務營運。這些機構目前業務營運涉及的虛擬資產類型主要是加密貨幣(30%)、非同質化代幣(22%)和代幣化傳統資產(例如代幣化綠色債券,22%)。

調查又稱,市場參與者將更多地采用托管、代幣化和支付相關的方案。另外,市場參與者認為長遠而言虛擬資產可以創造全新收入來源、降低成本、提升客戶體驗,以及使業務變得更多元化。

金融學院轄下的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發表最新報告,分別以「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元宇宙」為主題,當中涵蓋該調查,而該調查在去年5月至7月與羅兵咸永道合作進行,受訪對象包括59個金融機構,當中40間來自銀行業、保險業和資產財富管理業,其餘19間則是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

逾六成已涉足元宇宙

「元宇宙」報告另顯示,約有六成半受訪金融機構表示已涉足元宇宙,目前其應用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及推廣、內部營運、人才招聘,以及工作相關的社交活動等。元宇宙調查一共有55間受訪機構,當中39間來自銀行業、保險業和資產財富管理業,其餘16間屬於金融科技公司、虛擬資產或元宇宙服務提供者。

香港被讚具備整全虛產監管框架

報告另指,香港獲普遍認同為具備整全而平衡的虛擬資產監管架構,並以風險為本原則,推動相關發展的地區之一。例子包括推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許可制度、提出立法建議以建立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制度,就規範虛擬資產的場外交易的立法建議進行公眾諮詢。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