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治療乳癌成效不彰 基金會推腫瘤基因檢測資助計劃 免除不必要療程

2024-06-24 16:25

乳癌是香港婦女頭號癌症,每13名婦女便有1人有機會患上入侵性乳癌,目前不少患者有接受化療,惟平均每10名患者少於2人可取得顯著療效。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為於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香港居民提供免資產審查支援,幫助評估化療效益,若檢測後發現患者的復發指數介乎0至25,代表患者可免除不必要的化療。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指,若患者「復發指數結果」高於25分,則需接受化療,可申請基金會的全額資助,以緩解經濟負擔。

治療費用介乎30萬至130萬元

2021年本港女性確診入侵性乳癌個案是1991年的5倍,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基金會於本月進行「乳癌認知及治療意見調查」,訪問了530名受訪者。結果顯示,約9成受訪者擔憂乳癌治療的副作用,6成3受訪者希望免除化療,當中有7成半受訪者誤以為乳癌患者均需做化療,僅約4成受訪者知道可透過檢測制定治療方案。

另外,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轄下的香港乳癌資料庫數據推算,患者的治療費用從每宗約30多萬元至130多萬元,患者需面對治療副作用及龐大經濟負擔。逾6成乳癌患者接受了化療,然而不少早期患者未能從化療中獲得顯著治療效果,平均每10名患者中少於2名可從中取得成效。

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謝曉雅攝
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謝曉雅攝
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謝曉雅攝
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謝曉雅攝
蔡麗賢(右)指患者獲發的「復發指數結果」若介乎0至25,代表患者可免除不必要的化療。謝曉雅攝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謝曉雅攝
蔡麗賢(右)指患者獲發的「復發指數結果」若介乎0至25,代表患者可免除不必要的化療。謝曉雅攝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乳癌腫瘤基因檢測關顧資助計劃」。謝曉雅攝
左: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右:基金會乳健中心名譽醫學顧問、外科專科醫生蔡麗賢。謝曉雅攝
左:基金會總幹事孫佩儀。右:基金會乳健中心名譽醫學顧問、外科專科醫生蔡麗賢。謝曉雅攝

若患者需接受化療可申全額資助

基金會推出資助計劃,為於公立醫院接受乳癌治療的香港居民提供免資產審查支援,幫助評估化療效益。患者完成檢測後可獲「復發指數結果」、「癌症復發風險」及「從化療中獲益比率」,若復發指數介乎0至25,代表患者可免除不必要的化療。孫佩儀指,患者付費完成檢測後,若「復發指數結果」高於25分,代表需要接受化療,患者可申請全額資助,以緩解經濟負擔。

基金會乳健中心名譽醫學顧問、外科專科醫生蔡麗賢引述研究指,如根據傳統臨床風險因素分析,73%的高臨床風險乳癌患者的復發指數結果為0-25;復發指數結果介於26-100的患者,約有43%被低估為低臨床風險,她稱這代表如果患者沒有做基因檢測,可能接受了過度,或未得到充分治療。

證只需服藥打針作治療 病友欣喜

她續指,乳癌患者主要治療費用在手術及化療上,治療費用隨着其患癌期數而上升,第四期患者甚至需要136萬港元作整體治療費用,故鼓勵患者盡早接受治療。她亦指患者應避免接受化療,化療會連起不少短期和長期的副作用,短期副作用包括口腔炎、疲勞、嘔吐、便秘及肌肉疼痛等;長期副作用包括白血病及心功新功能不全等。基因驗測可較準確預測化療是否對病人有所得益,並為其制定最適宜的治療方案。

確診乳癌的病友姚女士指,「以為自己要化療,好辛苦,又無得食」,確診初期她的心情很沉重、很沒心機,甚至有放棄的念頭,因為她知道化療時頭髮會脫落,而且有嘔吐情況,身體亦很累,表示「那時壓力很大」。後來她做了基因檢測後,得知自己原來無需化療,只需要服藥及打針作治療,表示很開心及感恩,現已回復正常生活。

記者:謝曉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