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京觀察:惡性倒閉新招 求償無門

2024-06-19 09:35

內地經營環境變差,許多行業出現惡性倒閉潮。
內地經營環境變差,許多行業出現惡性倒閉潮。

剛給小孩新買了培訓課程,機構就倒閉;剛辦了張健身卡,健身房就跑路……近年內地健身、美髮、教培等「預付制」機構頻現跑路現象。更惡劣的是,一些機構往往會撈足最後一筆再閃人。大批消費者卻求償無門。筆者的多位友人都曾遭遇機構突然閉店事件,有人坦言,如今一聽到消費需辦年卡,或者預繳大筆費用,就會「本能地抗拒」。

近年各領域機構的「閉店」流程都極其相似,一些所謂第三方「協助閉店」的組織出現,幫助這些老闆「善後」,助其「金蟬脫殼」,被稱為「職業閉店人」。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知乎、抖音、微博等,有不少閉店機構公開刊登廣告,稱能為困難企業解決後顧之憂,「合法合理」轉型閉店。

職業閉店人成產業鏈

這些職業閉店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產業鏈——從更換法定代表人到閉店,再到誘導消費者接受不公平方案。即便消費者不接受,也不必擔心訴訟,因為公司法定代表人早就變更為沒有償還能力的「背債人」,他們通常是欠下賭債的人以及偏遠地區的老人。職業閉店人則可在關店後全身而退。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愈來愈多預付制機構出現疑似惡性倒閉。

內地消費需求疲弱、CPI上漲乏力,一直讓官方很頭痛,千方百計促消費。毫無疑問,職業閉店人的行為違背法理與公序良俗,損害了眾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惡化了消費環境。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其中將收取預付款後終止經營,既不兌付商品又惡意逃避退款的行為認定為欺詐,經營者恐面臨「退一賠三」賠償;場地出租者若不能提供閉店經營者的聯繫方式,消費者也有權要求其賠償;「職業閉店」等行為亦將被追責。

據稱,該徵求意見稿填補了預付式消費領域幾乎所有的「坑」。不過,也有法律專家指,一些商家「捲款跑路」並不全是「宰客」,經營不善、資金斷鏈等也都是客觀原因。單憑司法治理途徑,恐怕還難收全功。

楊浚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