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團隊跨學科協作 揭挪亞方舟及大洪水之謎

2024-06-14 14:01

出自聖經「創世記」的挪亞方舟事蹟,有人認為是歷史,有人認為是故事。近年有探險隊和考古學家在土耳其高峰發現疑似挪亞方舟的遺址,令千古之謎更引人入勝。為進一步探索真相,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開展跨領域合作,最近在土耳其伊迪爾大學舉行考古研究國際會議,分享有關挪亞方舟和大洪水的最新研究成果,並成立「亞拉臘山科研究察中心」,以科學為本,揭示古代文明的奧秘。

為期兩天的「大洪水及民族學遺跡在亞拉臘山  挪亞方舟考古研究國際會議」,由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土耳其伊迪爾大學及土耳其國家勘探局(MTA)合辦,邀請阿塔圖爾克大學、伊茲密爾理工學院、卡夫卡斯大學、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等超過20位考古學、地質學、人類學、植物學、古生物學、火山學的專家共同參與。

學者雲集 分享研究成果

根據記載,土耳其的亞拉臘山雪嶺是挪亞方舟最後的停泊地,今年5月,基金會、MTA、多間大學和博物館組成科研團隊,啟動亞拉臘山、大洪水和挪亞方舟研究工作,運用航拍進行測繪和規劃,並收集樣本作分析。

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土耳其伊迪爾大學及土耳其國家勘探局在會議上宣布成立「亞拉臘山科研究察中心」。
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土耳其伊迪爾大學及土耳其國家勘探局在會議上宣布成立「亞拉臘山科研究察中心」。
土耳其伊迪爾大學校長(左一),與基金會董事楊永祥(左二)、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右二)、基金會董事關倩華(最右)一同出席考古研究國際會議。
土耳其伊迪爾大學校長(左一),與基金會董事楊永祥(左二)、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右二)、基金會董事關倩華(最右)一同出席考古研究國際會議。
考古研究國際會議於土耳其伊迪爾大學舉行,多位知名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圖為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考古學家Dr. Melek YILDIZTURAN。
考古研究國際會議於土耳其伊迪爾大學舉行,多位知名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圖為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考古學家Dr. Melek YILDIZTURAN。
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董事楊永祥,在會上強調媒體宣傳和教育公眾的重要性,承諾與政府和大學合作,確保研究的透明度和準確性。
挪亞方舟國際科研考察及文物保育基金董事楊永祥,在會上強調媒體宣傳和教育公眾的重要性,承諾與政府和大學合作,確保研究的透明度和準確性。
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希望隨著科研究察中心的成立,揭示方舟的真實存在,並將亞拉臘山列為文化遺產,吸引遊客和教育界關注。
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希望隨著科研究察中心的成立,揭示方舟的真實存在,並將亞拉臘山列為文化遺產,吸引遊客和教育界關注。

團隊在是次會議中公開最新研究結果,MTA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地質工程師Korhan ÇAKIR分享雪嶺的神秘地貌和遺跡,包括一個4米高、8米長的巨犀牛化石;格魯吉亞第比利斯歐洲大學助理教授Irakli Anachabadze博士詳述去年在山上的考察經歷;美國考古學家Ted Wright探討大洪水後人類如何散布至各地,並提供新的考古證據。

究察中心 保育歷史遺跡

會上,基金會宣布與伊迪爾大學合作成立「亞拉臘山科研究察中心」,即將展開大規模考古及地質研究計劃。挪亞方舟國際事工主席袁文輝表示:「中心的成立有助揭示方舟真實存在,希望當局將亞拉臘山列為文化遺產,吸引遊客和教育界關注。」

究察中心將以跨學科角度探討遠古歷史,並建立「挪亞方舟國家地質公園」保育珍貴遺跡,基金會董事楊永祥強調媒體宣傳和教育公眾同樣重要,未來將與土耳其政府和大學緊密合作,確保研究的透明度和準確性,發掘更多挪亞方舟和大洪水的真相,共同探索與保護人類遺產。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