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費未成趨勢 研究指港人開支僅及疫前水平

2024-06-08 13:37

中港通關後,每逢周末離境到內地的港人,日均超過30萬人次,深圳各大商場迫滿港人。北上消費看似蔚然成風,但恒生研究報告指,與疫情前相比,港人在境外的開支並沒有顯著增加,只是重返疫情前的水平,未能證實港人北上取代留港消費。

恒生的研究報告指,今年4月外遊人數近800萬人次,較當月訪港旅客人次多逾倍,本地消費疲弱似乎有可能是外遊增加的結果。不過,與疫情前相比,本地居民在境外的開支並沒有顯著增加,開支僅重返疫情前的水平。報告指出,對於有報道指港人北上內地,取代留港消費成為趨勢,至少從總量的角度而言,上述數據似乎未能為此提供證明。

據入境處數字,近月每逢周末有超過30萬人次經不同口岸到內地。
據入境處數字,近月每逢周末有超過30萬人次經不同口岸到內地。
每逢周末到內地消費,成為不少港人的習慣。
每逢周末到內地消費,成為不少港人的習慣。
隨著多個新關口落成,港人北上越來越方便。
隨著多個新關口落成,港人北上越來越方便。
不少港人趁假日北上深圳消費,帶旺深圳不少商場及景點。
不少港人趁假日北上深圳消費,帶旺深圳不少商場及景點。
恒生研究報告指,與疫情前相比,港人在境外的開支並沒有顯著增加。
恒生研究報告指,與疫情前相比,港人在境外的開支並沒有顯著增加。
恒生研究報告指,數據上未能證實港人北上取代留港消費。
恒生研究報告指,數據上未能證實港人北上取代留港消費。

事實上,2023全年深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10,486億元,按年增長7.8%,但要留意因2022年內地仍未解除疫情封控措施,基數較低。至於今年首4月,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逾3,234億元,按年增長2.3%,當中商品零售增長2.5%;餐飲收入增長0.7%。

赴港旅客人均消費不及從前

外地遊客來港旅遊方面,報指指,過去一年的旅客人數約為2019年高峰時的60%,但他們在港的消費僅約為疫情前水平的一半,意味現時旅客的人均消費不及從前,旅客的消費模式已然改變,相較以前減少貴價商品的消費。港元升值令旅客在港消費成本上升,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

本港私人消費弱 首季僅增1%

另外,報告指出現時本港實質GDP接近回升至2019年第一季高位,但佔GDP超過三分之二的私人消費表現相對疲弱,今年首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僅增1%,首4個月零售銷售量按年下跌4.7%。服務及耐用品開支大概已重回疫前水平,惟非耐用品開支持續不振,影響私人消費開支的表現,認為與市民及旅客一同減少開支有關。

報告又指,今年4月就業人數有近370萬人,低於2018年8月的388萬人高位,雖然現時失業率與疫情前的水平相若,但部分是因為離開勞工人口的人數增加所致。就業人數不及以前,可說是勞工市場較為疲弱的訊號,亦會拖累整體工資收入,成為窒礙市民消費的因素。另外資產價格調整,令市民財富減少,也可能導致市民消費變得審慎。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