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昔」程式擴至鯉魚門 以AR體驗對比今昔及朝聖電影取景地(附圖)

2024-06-05 11:30

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今日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謝曉雅攝
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今日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謝曉雅攝

為推廣近年大熱文化深度遊,港府致力推出不同景點吸引遊客。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今日(5日)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並同時更新「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的功能,以豐富市民和旅客的體驗,掃描安裝在指定地點的「AR時鐘」,便可體驗由歷史照片或本地藝術家,根據歷史資料創作的畫作拼湊成的歷史全景圖像,回顧香港精彩的地理和環境變化,對比今昔。AR時鐘包括1960年代的「三家村」、「萬機陶瓷廠」及「天后宮」等,亦加入了《梅艷芳》、《新不了情》等電影元素。

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今日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謝曉雅攝
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今日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謝曉雅攝
「城市景昔」項目經理梁偉倫。謝曉雅攝
「城市景昔」項目經理梁偉倫。謝曉雅攝
項目經理葉芷霖。謝曉雅攝
項目經理葉芷霖。謝曉雅攝
「AR 時鐘」可體驗由歷史照片或本地藝術家,根據歷史資料創作的畫作拼湊成的歷史全景圖像。
「AR 時鐘」可體驗由歷史照片或本地藝術家,根據歷史資料創作的畫作拼湊成的歷史全景圖像。
城市景昔應用程式。
城市景昔應用程式。
鯉魚門海鮮業發展。謝曉雅攝
鯉魚門海鮮業發展。謝曉雅攝
鯉魚門的海防。謝曉雅攝
鯉魚門的海防。謝曉雅攝

提供全方位沉浸式遊覽體驗

「城市景昔」由旅遊事務署委託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研發及製作,把歷史全景圖像以3D建模,並利用擴增實景(AR)和多媒體技術,以光學追美結合現場實境,加上有趣的動畫和精心製作的音效,為市民和旅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遊覽體驗。

「AR 時鐘」記載鯉鱷魚門不同年代的歷史故事,涵蓋歷史及文化發展、海鮮及石礦業發展、水上交通變化等主題,讓市民和旅客從歷史角度深度探索鯉魚門的人文風貌。 

插畫藝術家小仙玉。謝曉雅攝
插畫藝術家小仙玉。謝曉雅攝
插畫藝術家吳嘉敏。謝曉雅攝
插畫藝術家吳嘉敏。謝曉雅攝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使用「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新設功能現場重溫經典香港電影片段。政府新聞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使用「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新設功能現場重溫經典香港電影片段。政府新聞處
楊潤雄於中環皇后像廣場率先試用優化了的「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政府新聞處
楊潤雄於中環皇后像廣場率先試用優化了的「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政府新聞處
旅遊事務署今日起於鯉魚門海濱增設「城市景昔」設置地點。政府新聞處
旅遊事務署今日起於鯉魚門海濱增設「城市景昔」設置地點。政府新聞處

加入電影元素重溫經典片段

項目亦在指定地點加入電影元素,鼓勵市民和旅客在港產電影取景場地朝聖,並重溫經典香港電影片段,包括電影《龍虎風雲》、《新不了情》、《無間道II:終極無間》、《梅艷芳》,以及剛奪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毒舌大狀》。

「城市景昔」在2021年首次於中環、山頂、尖沙咀、深水埗、油麻地及佐敦的28個指定地點推出,這次再擴展至鯉魚門外,更升級應用程式的功能升級,包括為自拍功能加入濾鏡和短片錄製功能、歷史全景圖像的動畫升級至30動畫等。

「城市景昔」今天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
「城市景昔」今天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
「城市景昔」今天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
「城市景昔」今天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
「城市景昔」今天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
「城市景昔」今天起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
「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功能今天起更新,以豐富市民和旅客的體驗。
「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功能今天起更新,以豐富市民和旅客的體驗。
「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功能今天起更新,以豐富市民和旅客的體驗。
「城市景昔」手機應用程式功能今天起更新,以豐富市民和旅客的體驗。

南大門海鮮酒家老闆羅國興表示,家父本身從事石礦業,直至1967年經歷社會事件,政府決定收回並管制火藥,令包括父親在內的鯉魚門所有石礦業者皆轉為經營海鮮酒家。作為酒家的第二代接班人,經歷轉手再重操故業,羅先生認為最困難是疫情時期,形容「養住一班員工,蝕住做都要做,現在嚟講係捱緊世界」。 

他又稱,現時的生意仍比疫情前少4成,故要積極吸引客人,如多推廣午市套餐及折扣優惠。他認為政府正準備發展的海濱將幫助店鋪生意,冀旅遊事務處多推廣本地遊,並為即將落成的碼頭做好配套,如旅遊設施及設計深度遊,帶領遊客到鯉魚門的尾段,觀賞當地歷史。 

插畫藝術家小仙玉表示,鯉魚門現時看起來金碧輝煌,但翻查資料才發現從前是一個很樸實,同時又熱鬧的地方。她形容過程中最困難是尋覓鯉魚門從前的圖片,感謝得到城大團隊的幫助,並從外國網站的遊客記錄尋回鯉魚門的過往風光,才能成功創作。 

另一插畫家吳嘉敏表示,是次創作的作品模仿水彩畫風,她形容創作過程最有趣是,鯉魚門從古至今外觀已有很大變化,在做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看到鯉魚門不同面貌,直言「唔知幾時先係過去嘅樣貌」。 

記者:謝曉雅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