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謝展寰:正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 發展綠色產業

2024-05-29 10:07

謝展寰表示正在北部都會區選址建第三座轉費為能設施。資料圖片
謝展寰表示正在北部都會區選址建第三座轉費為能設施。資料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日前在立法會指出,減廢回收只是整個廢物資源管理的一部分,政府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垃圾焚燒發電,確保2035年停止使用堆填區處理垃圾。謝展寰今日(29日)在新城電台節目上表示,正在探索推動大灣區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共同發展綠色產業,與大灣區城市一起共建無廢灣區,以及正在北部都會區選址建第三座轉費為能設施。

第一座轉廢為能設施將於明年啟用。資料圖片
第一座轉廢為能設施將於明年啟用。資料圖片
I·PARK1共有12 個巨型機電設備預製組件。而重約6,000公噸的第一個巨型機電設備預製組件已經由珠海經水路運抵香港。(環境局提供)
I·PARK1共有12 個巨型機電設備預製組件。而重約6,000公噸的第一個巨型機電設備預製組件已經由珠海經水路運抵香港。(環境局提供)
首個鍋爐燃燒組件差不多等於11架A380空中巴士的重量。(環境局提供)
首個鍋爐燃燒組件差不多等於11架A380空中巴士的重量。(環境局提供)
現時組件已經移動到人工島的適當位置,展開組裝工序。成功付運及組裝順利展開,讓團隊在今年能如期成功運送其餘11個組件到人工島更具信心。(環境局提供)
現時組件已經移動到人工島的適當位置,展開組裝工序。成功付運及組裝順利展開,讓團隊在今年能如期成功運送其餘11個組件到人工島更具信心。(環境局提供)
全速興建中的I·PARK1,將於2025年投入服務。(環境局提供)
全速興建中的I·PARK1,將於2025年投入服務。(環境局提供)

謝展寰表示,現時香港的堆填區已經造成很多滋擾問題,更重要是香港土地相當矜貴,用作堆填區其經濟成本是十分大,所以長遠無可能再用堆填區處理垃圾;而從減碳角度,堆填後的垃圾分解時更會產生溫室氣體,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碳排放來源,加劇氣候變化。所以正確的策略,是要興建多些轉廢為能設施,即現代化焚化垃圾設施,取代使用堆填區處理生活垃圾。

他又稱,首座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生活垃圾)的轉廢為能設施I·PARK1,位於石鼓洲外海人工島會於明年會啟用,而第二座轉廢為能設施,選址在屯門曾咀,規模相當大,到時第二期建成後,已經可以關閉打鼓嶺堆填區,而政府也正在北部都會區物色地點興建第三個設施,當三期全部落成後,屆時就可以關閉所有堆填區。

希望將垃圾當作資源處理

至於與大灣區城市一起共建無廢灣區,謝展寰指主要是大灣區發展相當快速,希望香港與內地多合作,融合整個灣區發展;從垃圾資源角度來看,政府希望將垃圾當作資源處理,如金屬可以回收再用。他指香港可引入資金投資及技術,內地則有土地及較低廉的勞工成本,以及有環保產品輸往香港。他期望長遠建立一個廢物資源一體化及無廢灣區,達到垃圾資源處理一體化,其中與內地探討方向之一,是大灣區的廢物處理設施可以處理部分香港的垃圾,正與内地討論相關問題。

被問及暫緩垃圾收費措施,未有公布未來具體實施日期及措施。謝展寰回應指,經過「先行先試」計劃後,整個社會對於分類的認知及參與度已提高很多,尤其是過去幾個月回收的家居廚餘增加了幾倍,坊間都希望能擴大廚餘回收。現階段首要抓住這個機遇,做好回收配套及宣傳教育,然後才能在基礎上再看如何行一步,相信這樣對於整個社會及推動環保、減廢最終目標才是最適合及最有效益。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