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入口|加拿大打獵「戰利品」熊肉大餐 犯2大錯誤險送命

2024-05-28 20:40

美國家族聚會吃熊肉野味,導致感染北美洲罕見的旋毛蟲病。
美國家族聚會吃熊肉野味,導致感染北美洲罕見的旋毛蟲病。

美國一個家庭在聚餐上大啖家庭成員自己打獵得來的熊肉,由於熊肉深色,難以辨識是否已煮熟,這家人像賭命般將肉串吃下肚,事後陸續出現肌肉疼痛及發燒等症狀,3人要住院治療。他們感染了相當罕見的人畜共通寄生蟲疾病「旋毛蟲病」(Trichinosis)。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指出,這家人未充分加熱熊肉,加上寄生蟲交叉感染其他食材,導致染病。

部分寄生蟲耐冷凍必須高溫煮肉

CDC在23日刊登的「死亡率與發病率周報」中,分享了這宗相當罕見的食安案例。2022年夏天,美國南達科他州一個家族舉行家族聚會,其中一名家庭成員帶來之前在加拿大打獵的戰利品黑熊熊肉。該名成員按照他人建議,將生熊肉冷凍以殺死寄生蟲,至聚會前,黑熊肉冷凍了45天。

美國人在家族聚會中分享在加拿大打獵得來的熊肉後染病。 美聯社(示意圖)
美國人在家族聚會中分享在加拿大打獵得來的熊肉後染病。 美聯社(示意圖)
事主將熊肉冷凍了45天,藉此殺死寄生蟲。 iStock配圖
事主將熊肉冷凍了45天,藉此殺死寄生蟲。 iStock配圖
事主將熊肉製成菜肉串燒享用。 iStock配圖
事主將熊肉製成菜肉串燒享用。 iStock配圖
旋毛蟲(Trichinosis)。 CDC
旋毛蟲(Trichinosis)。 CDC
感染旋毛蟲病(Trichinosis)的其中一種病徵。 澳洲食物安全網站
感染旋毛蟲病(Trichinosis)的其中一種病徵。 澳洲食物安全網站
CDC提醒生肉與其他食材應分開存放及處理。 iStock配圖
CDC提醒生肉與其他食材應分開存放及處理。 iStock配圖

聚會當天,這家人將黑熊肉製成烤肉串,連同其他蔬菜一起燒烤,由於黑熊肉肉色較深,難以用肉眼辨識是否已煮熟,他們在無法確認的情況下,冒險吃下熊肉才發現未煮熟,於是回烤。

肉色太深難判斷 吃了才知未熟

一周後,其中一名29歲男性家庭成員因為發燒、嚴重肌肉疼痛、眼睛周圍腫脹送醫,三周內2度住院,醫生在他2次住院時得知他吃了熊肉,才推測是旋毛蟲病(trichinellosis)作祟。

CDC檢查餘下的冷凍生熊肉,也發現了旋毛蟲幼蟲。這一種人畜共通的寄生蟲疾病,但實際上北美洲發生人類感染的情形相當少見,主要經由吃野味感染。

旋毛蟲病的症狀可大可小,輕者沒有明顯症狀,若旋毛蟲進入腸胃道,患者可能會腹痛、腹瀉、嘔吐,若在肌肉,會導致發燒、出疹、結膜炎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危及性命,包括出現心臟、中樞神經、呼吸問題。

除了該名29歲男子外,還有另外5名家人也出現了相關症狀,最終一共有3人住院,接受抗寄生蟲藥物治療後已康復。

相關新聞:

日本興起「烏鴉刺身」引發連串爭議 醫生:會死人!
日本自動販賣機$130野熊肉熱賣 餐廳野味選擇多連烏鴉孔雀都有

食材應分開存放處理免交叉感染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冷凍能夠殺死黑熊體內常見的寄生蟲,但也有部分寄生蟲可以抵受冷凍。野豬、狐狸、狼、松鼠等野生動物經常感染旋毛蟲病,染病動物通常看起來相當健康,宰殺時也看不出受到感染。

另外,CDC建議,肉類要加熱至內部溫度至少達攝氏74度才可殺死寄生蟲。專家們也表示,煙燻、醃漬、脫水、微波等方法不一定能消滅寄生蟲。

值得注意的是,6名感染的家人中,有2人當天只吃了蔬菜,沒吃熊肉,可能是受感染肉品交叉感染其他食材。CDC提醒民眾,生肉與其他食材應分開存放及處理。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 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