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料今年大中華區大刁欠奉 惟併購量跌幅正收窄

2024-05-28 17:18

瑞銀亞洲股票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張倩嘉(左)及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右)。
瑞銀亞洲股票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張倩嘉(左)及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右)。

在利息高企下併購活動持續減少,瑞銀公布,今年初至上周三(22日)止,大中華地區併購額約880億美元,而去年全年有3830億美元。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估計,今年大中華區併購量仍會按年錄得下降,主要因為缺乏大型境內併購項目,惟跌幅會慢慢收窄。

李鎮國提及,今年大中華區併購6個特點,包括跨國企業持續活躍於大中華區併購市場;央企繼續考慮亞洲或歐洲市場等大型併購機會;中國及中東之間的交流及投資將會更多;⁠保薦人轉向評估大中華區併購機會;香港及美國上市公司進行私有化;以及香港及台灣企業尋找出海機會。

歐美併購量漸回升

他續指,2023年全球併購交易量明顯下降,因為利率及併購成本較高,但預計今年有關交易量會慢慢回升,因為今年整體融資環境較去年好,而歐洲及美國當地的併購量已慢慢增加。至於中資併購活動,他稱很多中國企業留意海外併購,主要考慮亞洲及歐洲市場,美國市場則較少,因為中美關係問題,又指出工業類相關企業更活躍於併購市場,另消費類企業有很多潛在機會。

港股估值折讓大 料企業私有化積極

李鎮國補充,雖然近來港股反彈,但很多公司的現價仍較高位偏低,現金值仍有很大的折讓,故認為目前估值偏低的公司仍會積極考慮私有化機會。

港新股市場料回暖 內地企業正試水溫

被問及香港新股市場表現,瑞銀亞洲股票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張倩嘉坦言,年初至今,本地新股數量較少,但公司目前有很多首次公開招股(IPO)管線正等待內地批准,而最近與投資者「試水溫」的反應正面,不少海外長線、對沖及主權基金對公司管線中的新股項目非常正面。她提及,如果未來本地新股定價合適,預計新股市場會慢慢回暖。

至於港股大市,張倩嘉表示,過去2年,海外現金流出香港市場的趨勢相對明顯,但恒指在過去5周表現好,公司留意到國際基金開始考慮或已投資香港股市。

相關新聞:

瑞銀維持恒指目標為20,600點 料今輪升勢會繼續向上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