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費︱民建聯調查:主流意見不支持如期8月推 籲暫緩計劃、優化減廢措施

2024-05-24 11:53

民建聯調查顯示,主流意見不支持政府如期8月實施垃圾徵費,民建聯籲政府暫緩計劃。黃子龍攝
民建聯調查顯示,主流意見不支持政府如期8月實施垃圾徵費,民建聯籲政府暫緩計劃。黃子龍攝

垃圾徵費法定延至8月1日實行,政府今年4月起推行「先行先試」計劃。民建聯今日(24日)召開記者會,建議政府暫緩徵費計劃,並如何優化環保減廢措施進行深入研究,不應把「徵費」視為減廢的唯一或必然手段,適時檢視未來工作安排。

民建聯今日(24日)在立法會召開記者會。黃子龍攝
民建聯今日(24日)在立法會召開記者會。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中)。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中)。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中)。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中)。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中)。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中)。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左一)。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左一)。黃子龍攝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該黨上月5日至11日、本月6日至10日,向18歲或以上的市民進行電話問卷訪問調查,共接獲1,560份成功樣本,當中有超過6成受訪者不支持政府實施垃圾徵費。問及當局應否在8月1日正式實行徵費計劃,僅不足2成受訪者支持,逾4成表示「根本不應該實施」。問卷亦問及現時本港推行垃圾徵費的最大問題,超過3成受訪者認為缺乏足夠回收配套設施,逾2成認為會加重市民經濟負擔。

另一民建聯議員陳學鋒表示,綜合兩次民調結果和持份者訪談得出意見,認為本港主流民意反對按計劃在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計劃,因市民認為執法困難,並對管理公司的執行能力抱有懷疑,憂慮可能衍生更大環境衛生問題。

他指,市民普遍認為現時準備不足,包括向市民宣傳教育、向持份者提供的執行指引、增設回收設施和推動設置應用廚餘機、免費派袋和先行先試計劃的範圍、以至提高政府的執法能力等,又認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實施,徵費計劃會加重市民及業界的負擔。

民建聯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表示,減廢措施必須務實可行,容易為公眾接受,才能凝聚市民共同參與環保,強調不要把好事做壞。他又指,政府必須從整體管治著眼,同時應避免跌入只有徵費才是環保的誤區,建議建議放寬「支援住宅樓宇採用智能回收箱技術以收集及回收廚餘」特邀項目,需要有關物業最少200戶簽名支持的要求,並加強管理,解決屋邨廚餘機容量不足及衛生問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則建議盡快開展灣區綠色生態園,大灣區城市應共同探討共同投資、合作處理都市固體廢物問題,又建議當局設立「環保教育專項基金」加強公眾教育。

對於民建聯建議政府應暫緩計劃,被問及應暫緩到何時,有前政府官員及環團表示,如當局暫緩徵費計劃,未來推動政策或會「難上加難」的情況。

葛珮帆表示,民建聯一直支持「污者自付」原則,強調關注執行的細節及能力,如今聽到市民聲音,認為政府不論是硬件、軟件的工作仍有待加強,還有很多事情要有充足準備才可推行有關政策工作,至於暫緩到甚麼時候,她認為只有政府才能回答,但欣賞當局最近推動垃圾徵費的宣傳及教育工作,如政府日後可做到民建聯十多項建議,屆時雙方可以再詳細研究,未來以何種手段,進一步推動環保轉廢工作。

對於問卷中有逾6成受訪者不支持政府實施垃圾徵費,未來會否建議政府無限期押後有關政策,另外有關條例草案早於2021年在立法會三讀通過,會否讓市民感覺有推翻上屆政府政策的感覺。陳恒鑌回應指,大部分市民都支持環保的理念,認為徵費只是其中一種手段 ,指當時民建聯希望以徵費的方法加強垃圾回收,惟他認為本港回收設施仍十分不足,暫緩有關工作,可以讓政府有更多時間去做事,強調「暫緩咗佢(垃圾徵費),政府唔喺乜都唔做」,期望政府暫緩政策後,可以加大力度做好回收的工作。

對於有關法例通過一段時間後 ,政府一再推遲垃圾徵費,問及當局是否有做錯的地方。陳恒鑌強調「減廢冇人做錯,減廢只喺夠同唔夠」,指垃圾徵費政策是一件移風易俗的事情,要改變市民日常生活的習慣絕不容易,形容「唔喺你(政府)兩個呼籲就能夠解決」,需要有很多設施、配套配合,政策才能到位,故現時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推行,又指如果政府願意最終考慮再押後政策推行,相信屬「睇民意、聽民意」之舉。

記者:黃子龍

---

由即日起至5月27日,參加《星島申訴王》「港人置業意向」問卷調查,即有機會贏走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2張或SMARTECH智能煮食鍋!https://bit.ly/3V7t3o7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