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視咁的│ 「報東張」成民生關鍵詞

2024-05-20 16:45

《東張》的「何生何太」事件成城中熱話,就連福祿壽也玩埋一份。
《東張》的「何生何太」事件成城中熱話,就連福祿壽也玩埋一份。

近日「何生、何太」一詞已成為網上熱搜,FB「何伯關注組」應運而生,成為大眾市民茶餘飯後必講話題。繼星期五再有「何太」背景資料流出,花生指數再創新高。「何伯事件」最先由《東張西望》報道,節目見街後,單是YouTube觀看《東張》影片人數,已超過100萬。一件家庭糾紛,引發出連日各傳媒爭相引述追新聞尾,確實有點意料不及。

當初《東張》一報道「何伯事件」,即全城關注。
當初《東張》一報道「何伯事件」,即全城關注。
之後更跟進事態發展,再度找來何生、何太回應網民問題。
之後更跟進事態發展,再度找來何生、何太回應網民問題。

小市民渲洩渠道
  記得當初TVB構思《東張》的初心,除報道軟性新聞外,更希望關注民生議題,反映社會不公平現象,務求第一時間讓公眾得悉,與市民息息相關,這方面確實做到。據小道消息透露政府部門,每日都會留意《東張》的新聞,每有涉及自家部門的事件,都會火速瞭解跟進,彰顯《東張》公信力之餘,亦顯示政府部門從善如流。「報東張」已成小市民渲洩不滿的渠道,就如政府的1823、交通部的「影住駕」,讓小市民遇有不公事投訴有門。
  除有傳媒不時引述《東張》的新聞外,亦有媒體藉新聞作橫向發展。就好似早前有專欄作家借「何伯事件」牽涉的450萬元,另覓蹊徑借此為題,假設何伯追回款項,可用作年金投資。又計算出以何伯76歲年齡,每月可獲約3.4萬的年金收入,到時不用愁沒有湯飲云云。而TVB自家節目《福祿壽訓練學院》同時發揮扮嘢本色,李思捷、阮兆祥的何伯、何太扮相維肖為妙,以嬉笑怒罵方式,全方位重現「何伯事件」,玩味十足。

《福祿壽訓練學院》即時發揮扮嘢本色,由李思捷、阮兆祥扮何伯、何太,幾可亂真。
《福祿壽訓練學院》即時發揮扮嘢本色,由李思捷、阮兆祥扮何伯、何太,幾可亂真。
最新祖藍亦加入扮埋一份,做何伯大仔。
最新祖藍亦加入扮埋一份,做何伯大仔。

蔗渣價錢燒鵝味
  事實上《東張》除了是市民的「冤情大使」,「報東張」更成為民生出頭的代名詞,常被掛在口邊。《東張》同時成為TVB王牌節目之一,每集最高收視平均逾20點。有財經報章專題報道,認為《東張》是近幾年TVB最成功的節目,更有望可以助電視台走出低谷。作者的理據指出《東張》的優點是有港味,如前所述做到跟廣大市民憂戚與共,而且製作成本相較劇集低,真正蔗渣價錢燒鵝味道,非常難得。

 

《星島申訴王》已推出全新項目「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