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京觀察:年輕人爭相確診「淡淡綜合症」

2024-05-19 09:11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社交淡淡的,維護關係靠緣分,一點感情維繫就好;戀愛淡淡的:談不談都行,一個人也能過;目標淡淡的,幾乎不記得這回事;說話淡淡的,收到OK好行可以……」繼「躺平」心態後,內地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不少人爭相「確診」自己是「淡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傳「淡人語錄」,似乎面對生活和工作「心如止水」,有一種「波瀾不驚」的淡薄感和鬆弛感。有人稱這是一種快節奏時代的「紓緩劑」,也有說這是年輕人以降低期望來避免壓力所帶來的情緒傷害。

所謂「淡學」,可簡單概括為無論面對甚麼事情都保持情緒平淡,不發怒不發瘋,對過程「淺嘗輒止」,對結果「都可以,無所謂」。淡定、鈍感、穩定和自在成為「淡人」們的人生關鍵詞。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內地社交媒體的年輕人,近期流行「淡學」文化。小紅書

自稱「確診淡人無疑了」的「黎凝學姐」,近日在社交媒體如此描述自己面對工作的狀態:不爭不搶,同事內卷,與我無關;領導批評,內心毫無波瀾,甚至覺得有幾分吵鬧,「做不了,你找別人吧」。「瑪嘉烈兒」亦以一「淡」應萬變:房東漲房租,那就每天多睡一小時住出性價比;公司降薪,就延長帶薪上廁所時間圖一個收支平衡。

「淡學」流行於內地年輕人當中,與現代社會的高壓環境息息相關。浙江官方微信「浙江宣傳」此前評論說,年輕人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人際關係等,都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時間,「淡淡」的處世方式可作為快節奏時代的紓緩劑,也是一種自我防禦的「保護色」。

心理諮詢師竇媛媛則認為,過度追求「淡」可能意味着與主流文化或社會期望產生了疏離感。淡然態度或導致個體在情感表達上的抑制,加劇個體的逃避心理。這種逃避心理可能造成無法有效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加劇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楊浚源

---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 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