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包山‧多圖 | 同你講故!搶包山場面墟冚 因意外被禁26年 「壽」包變「平安」今昔大不同

2024-05-12 08:00

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下周三(15日)舉行,而每年長洲太平清醮都吸引不少海內外遊客慕名而至,迫爆長洲,中環5號碼頭外逼滿等候乘坐渡輪的乘客。長洲太平清醮最觸目的莫過於搶包山以及飄色巡遊,但飄色巡遊和搶包山活動歷史你又知多少?現時遊長洲必買手信平安包,以前叫作「幽」包,而「平安包」名字僅是近年使用。

長洲太平清醮吸引大批市民及遊客前往長洲,中環碼頭往往出現「打蛇餅」情況。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吸引大批市民及遊客前往長洲,中環碼頭往往出現「打蛇餅」情況。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吸引大批市民及遊客前往長洲,中環碼頭往往出現「打蛇餅」情況。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吸引大批市民及遊客前往長洲,中環碼頭往往出現「打蛇餅」情況。資料圖片
長洲值理會亦到長洲各地向途人派發平安包。資料圖片
長洲值理會亦到長洲各地向途人派發平安包。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按照傳統,會於搶包山比賽結束後將平安包派發給巿民。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按照傳統,會於搶包山比賽結束後將平安包派發給巿民。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按照傳統,會於搶包山比賽結束後將平安包派發給巿民。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按照傳統,會於搶包山比賽結束後將平安包派發給巿民。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按照傳統,會於搶包山比賽結束後將平安包派發給巿民。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按照傳統,會於搶包山比賽結束後將平安包派發給巿民。資料圖片
平安包成為遊長洲必買手信之一。資料圖片
平安包成為遊長洲必買手信之一。資料圖片
平安包成為遊長洲必買手信之一。資料圖片
平安包成為遊長洲必買手信之一。資料圖片
平安包面上印有平安兩字。資料圖片
平安包面上印有平安兩字。資料圖片
包面上都會印上「平安」兩字。資料圖片
包面上都會印上「平安」兩字。資料圖片
包面上的「壽」字現已改為印上「平安」兩字。資料圖片
包面上的「壽」字現已改為印上「平安」兩字。資料圖片

太平清醮歷史|源於清代晚期 祈求消災抗病

長洲太平清醮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據長洲島民相傳,太平清醮起源於清代晚期,當時長洲曾發生瘟疫,島民死亡枕藉。為求消災,惠潮籍居民延請高僧喃嘸,在北帝廟前設壇拜懺,超渡水陸孤魂,更奉北帝神像綏靖遊行街道,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島民每年農曆4月上旬皆舉辦太平清醮,酬謝北帝神恩,祈求掃除瘟疫、吉祥平安。

平安包上有不同的圖案。資料圖片
平安包上有不同的圖案。資料圖片
平安包發展至今,包上有不同的圖案及饀料。資料圖片
平安包發展至今,包上有不同的圖案及饀料。資料圖片
平安包發展至今,包上有不同的圖案及饀料。資料圖片
平安包發展至今,包上有不同的圖案及饀料。資料圖片
平安包發展至今,包上有不同的圖案及饀料。資料圖片
平安包發展至今,包上有不同的圖案及饀料。資料圖片
平安包。資料圖片
平安包。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完結後大會會派發平安包。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完結後大會會派發平安包。資料圖片
包山以膠包取代真包。資料圖片
包山以膠包取代真包。資料圖片

包山歷史|三座包山掛1.6萬包子  食「平安包」可以醫肚痛?

長洲搶包山是太平清醮的重頭戲,長洲北帝廟前設立三座包山供奉北帝,每座包山掛上約16,000個(亦有指是1.8萬個)包子,當時的包子不叫平安包,叫「幽包」,意思是一種曾被供神的包子,包子多數印有紅色「福」、「壽」等字,現時平安包的名稱僅有十多年的歷史。人們認為吃了這些包子可以保平安,亦有村民指吃平安包更可醫肚痛。每年居民都會將包山上的包子曬乾備用,更有相傳若在祭祀前偷食包子,偷食者亦會出現肚痛 。

1969年,巿民搶包山,場面墟冚。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1969年,巿民搶包山,場面墟冚。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圖為1969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場面。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圖為1969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場面。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圖為1969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場面。
圖為1969年的長洲太平清醮場面。
拿到越多及越接近包山頂的包子,代表取得越多福氣,圖為1969年,巿民搶包山場面。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拿到越多及越接近包山頂的包子,代表取得越多福氣,圖為1969年,巿民搶包山場面。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1961年搶包山的場面。政府檔案處圖片
1961年搶包山的場面。政府檔案處圖片

搶包山歷史|1978年釀意外 2005年復辦「包山嘉年華」

當所有祭祀都完成後,「搶包山」活動立即開始。由於包山屬於好意頭 ,所以人人都希望搶得包子歸。長洲的男丁不論老幼都會「搶包 山」 湊熱鬧,部分人更會將包摘下,拋予包山下的群眾,往活動的氣氛推上高潮,亦由於拿到越多及越包山頂的包子,代表取得越多福氣,人群往往你爭我奪,導致1978年發生嚴重事故。

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令多人受傷,活動其後被禁止。資料圖片
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令多人受傷,活動其後被禁止。資料圖片
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令多人受傷,活動其後被禁止。資料圖片
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令多人受傷,活動其後被禁止。資料圖片
停辦26年後,2005年搶包山的熱鬧場面再度重現長洲。資料圖片
停辦26年後,2005年搶包山的熱鬧場面再度重現長洲。資料圖片
復辦後的搶包山場面。資料圖片
復辦後的搶包山場面。資料圖片
復辦後的搶包山參加者,要經多輪淘汰才可在當日上場。資料圖片
復辦後的搶包山參加者,要經多輪淘汰才可在當日上場。資料圖片
參加者以取得最多分數獲勝。資料圖片
參加者以取得最多分數獲勝。資料圖片
參加者以取得最多分數獲勝。資料圖片
參加者以取得最多分數獲勝。資料圖片

1978年,300人一如以往,從四面八方攀上包山搶包,但竹棚卻突然倒塌,釀成24人被壓斷手腳,多人受傷的慘劇,政府下令以後不得進行「搶包山」,自此改為分派形式。

搶包山停辦了26年後,直至2003年沙士重創香港,為了重振本土經濟及旅遊業,港府批准復辦,於是2005年搶包山的熱鬧場面再度重現長洲,不過就有不少改動,如大包山改由搭建鋼架作包山的內部支撐,代替傳統竹棚,亦用塑膠「仿真包」代替真包,避免再次因天雨令包子發霉發臭的情況,而包面印上「平安」二字,寓意沒有意外發生、平平安安。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資料圖片

包山嘉年華|包山內部支撐結構改用鋼架 12名參賽者爭奪「包山王」稱號

為防止意外發生,包山內部支撐結構已改為鋼架,外部配上沒有支撐用途的竹枝,以保留傳統風情。包山上仍掛有包子,並於2007年改用仿真包。包山的構造取得香港屋宇署、香港建築署、香港工程師學會及香港攀山總會的意見及支援,以確保包山的安全。

參加者需接受香港攀山總會的攀包山和防墮安全訓練,亦要經過淘汰賽,最終12名參賽者獲准在當日凌晨參加搶包山比賽。包山的包子分為3層,最上層包子每個9分,中層每個3分,下層每個1分,在3分鐘內搶到包子總分最高的為冠軍。2016年起,累計獲得三屆男/女子組冠軍的優勝者可獲頒「包山王中王」/「包山后中后」奬。

長洲真包山上逾半平安包因天雨發霉掉落。資料圖片
長洲真包山上逾半平安包因天雨發霉掉落。資料圖片
2015年連日天雨,三座包山上的平安包,大部分已變霉發黑,甚至脫落。資料圖片
2015年連日天雨,三座包山上的平安包,大部分已變霉發黑,甚至脫落。資料圖片
2015年連日天雨,三座包山上的平安包,大部分已變霉發黑,甚至脫落。資料圖片
2015年連日天雨,三座包山上的平安包,大部分已變霉發黑,甚至脫落。資料圖片
3座大包山掛畫。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FB
3座大包山掛畫。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FB
3座大包山掛畫。資料圖片
3座大包山掛畫。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將再現真包山。
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將再現真包山。

包山|「平安包」2015年發霉  去年曾改掛包山掛畫

搶包山比賽雖然用仿真包,但長洲北帝廟門外仍然放置三座「真包山」,惟在2015年時曾因經歷連場暴雨,約逾半數平安包發霉掉落, 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要緊急向供應商臨時加訂四、五千個平安包。

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及搶包山比賽因疫情停辦3年,2023年才復辦,但又出現波折,因承建商拒絕接辦,唯有改以大型掛畫取代3座原高逾15米大包山,並製作3個約4.6米高的迷你包山用於祭祀,氣勢大減。幸好值理會今年已找到一位有經驗的本地師傅,但擅長製作的是大約20呎的中小型,因此今年會為市民呈現上3座每座約22呎的「中型包山」,維持傳統。

相關新聞:

疑不敵強風吹襲 長洲北帝廟包山棚架倒塌 太平清醮值理會:明日會拆掉再搭

長洲搶包山︱強風吹冧棚架 近20工人到場搶修 翁志明:有望今晚完成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網上圖片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網上圖片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網上圖片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網上圖片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多名工人正在重新搭棚。蘇正謙攝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蘇正謙攝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蘇正謙攝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蘇正謙攝
長洲北帝廟附近籃球場一個大約15米高的棚架疑不敵強風被吹塌。蘇正謙攝

不過,本港上周六(4日)首掛紅雨當日,三個包山棚架在暴雨期間不敵強風被「吹冧」,不過包山棚架修復進展較預期理想。

2007年郭嘉明蟬聯搶包山冠軍。資料圖片
2007年郭嘉明蟬聯搶包山冠軍。資料圖片
郭嘉明2006年再奪冠時坦言為長洲人爭光。資料圖片
郭嘉明2006年再奪冠時坦言為長洲人爭光。資料圖片
郭嘉明九度封王。資料圖片
郭嘉明九度封王。資料圖片
2008年的「搶包王」誕生,左起:郭嘉明(亞軍)、黎志偉(冠軍)、張文翔(季軍)。資料圖片
2008年的「搶包王」誕生,左起:郭嘉明(亞軍)、黎志偉(冠軍)、張文翔(季軍)。資料圖片
一場車禍令黎志偉下半身癱瘓。資料圖片
一場車禍令黎志偉下半身癱瘓。資料圖片
黎志偉成功登上獅子山。黎志偉facebook
黎志偉成功登上獅子山。黎志偉facebook
黎志偉於2016年乘坐輪椅攀上獅子山。資料圖片
黎志偉於2016年乘坐輪椅攀上獅子山。資料圖片
「包山王」黎志偉登獅子山頂。黎志偉facebook
「包山王」黎志偉登獅子山頂。黎志偉facebook
黎志偉(中)曾經攀上世界排名第8的高峰。資料圖片
黎志偉(中)曾經攀上世界排名第8的高峰。資料圖片
2009年時 黎志偉(右一)和多屆冠軍郭嘉明(右二)兩人在搶包山比賽再度對決。資料圖片
2009年時 黎志偉(右一)和多屆冠軍郭嘉明(右二)兩人在搶包山比賽再度對決。資料圖片
黎志偉挑戰在輪椅上攀登高約320米的荃灣如心廣場。資料圖片
黎志偉挑戰在輪椅上攀登高約320米的荃灣如心廣場。資料圖片
黎志偉挑戰在輪椅上攀登高約320米的荃灣如心廣場。資料圖片
黎志偉挑戰在輪椅上攀登高約320米的荃灣如心廣場。資料圖片
黎志偉挑戰在輪椅上攀登高約320米的荃灣如心廣場。資料圖片
黎志偉挑戰在輪椅上攀登高約320米的荃灣如心廣場。資料圖片

包山|包山王坐輪椅攀獅子山故事夠勵志

2016年搶包山比賽更增設「包山王中王」及「包山后中后」獎項,首位獲頒「包山王中王」的參賽者是九度封王的郭嘉明,於2008年擊敗當時三連冠郭嘉明榮膺新包山王的黎志偉,其本身故事亦很勵志。

黎志偉除了是2008年長洲包山王外,亦是四屆亞洲攀岩錦標賽冠軍,可是2011年在屯門公路車禍後下半身癱瘓,但並未有打擊其意志,他憑個人毅力,於2016年乘坐輪椅成功挑戰攀登獅子山,真正體驗「獅子山精神」。

1969年的飄色巡遊。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1969年的飄色巡遊。圖片:The National Archives UK
1969年的飄色巡遊。
1969年的飄色巡遊。
1990年的飄色巡遊。政府檔案處圖片
1990年的飄色巡遊。政府檔案處圖片
1990年的飄色巡遊。政府檔案處圖片
1990年的飄色巡遊。政府檔案處圖片
太平清醮另一個不可不提的重頭戲飄色巡遊。資料圖片
太平清醮另一個不可不提的重頭戲飄色巡遊。資料圖片
飄色巡遊成為長洲太平清醮重頭戲之一。資料圖片
飄色巡遊成為長洲太平清醮重頭戲之一。資料圖片
飄色巡遊成為長洲太平清醮重頭戲之一。資料圖片
飄色巡遊成為長洲太平清醮重頭戲之一。資料圖片
每年也有十多台飄色參與巡遊。資料圖片
每年也有十多台飄色參與巡遊。資料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