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臨海高腳屋無遮擋 巨浪引發倒灌 馬環村居民盼當局延長海堤防災

2024-05-01 08:00

有居民指馬環村20間「高腳屋」欠海堤保護,令海浪可以湧入村造成水浸。
有居民指馬環村20間「高腳屋」欠海堤保護,令海浪可以湧入村造成水浸。

鯉魚門水浸情況備受關注,超強颱風「天鴿」襲港更凸顯問題,當局於風暴後9個月內迅速修建石築海堤等多項措施,大大紓緩水浸情況,惟馬環村臨海140米海岸至今仍受風暴威脅,居於上址20多間「高腳屋」的寮屋居民認為與對開海面未有修建海堤有關,令巨浪「無遮擋」下湧上岸,才是持續水浸的元兇,今年颱風季將至,盼當局加以完善。居民亦指,近年石築海堤成為市民及旅客打卡勝地,亦是釣魚熱點,惟不少人留下垃圾及魚餌,甚至有人在暗處便溺,衍生衞生問題,希望公眾自律。

馬環村居民指,風浪可從臨海「高腳屋」(紅箭嘴)湧入村,盼當局延長現有海堤(藍箭嘴)。
馬環村居民指,風浪可從臨海「高腳屋」(紅箭嘴)湧入村,盼當局延長現有海堤(藍箭嘴)。
居民指近年颱風季節,馬環村仍經常出現水浸。
居民指近年颱風季節,馬環村仍經常出現水浸。

鯉魚門位於九龍最東端,與對岸的杏花邨,近年成為颱風下兩大水浸黑點,2017年8月超強颱風「天鴿」襲港,適逢天文大潮,加上颱風觸發的風暴潮,令屬於低窪地帶的鯉魚門嚴重水浸,其中遠離「海鮮街」、民居集中的馬環村及馬背村是重災區。有居民憶述,當時巨浪持續拍岸,觸發逾1米的嚴重水浸,村中道路被沖毀,不少臨海寮屋更遭海水倒灌,災情嚴重。翌年1月居民組成「關注鯉魚門長遠改善工程居民組」(居民組),同一時間多個政府部門於該地進行改善措施,於天鴿襲港後的9個月內大致完成。

連串工程包括土木工程拓展署在鯉魚門海旁建造石築海堤及石籠護土牆;民政事務總署在石築海堤後方,沿行人路旁加建石屎擋水牆;渠務署派緊急應變小隊巡查及疏導排水設施,並協助居民安裝擋水板和堆放沙包等。另外,位於鯉魚門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亦辦「風災支援特訓隊」,向居民傳授防災及逃生知識。「居民組」成員阿強指,2018年9月另一超強颱風「山竹」襲港,雖然當時錄得的最高風速及最高水位均較「天鴿」高,幸未重演「天鴿」災情。

「天鴿」襲港後9個月內,當局於馬環村海邊修建石築海堤,成功阻擋風浪拍擊。
「天鴿」襲港後9個月內,當局於馬環村海邊修建石築海堤,成功阻擋風浪拍擊。
有居民指,現時設擋水板的做法成效有限。
有居民指,現時設擋水板的做法成效有限。

阿強指,上述措施中,最立竿見影是當局於馬環村及馬背村一帶寮屋對開海旁,所修建長達逾400米的石築海堤及石籠護土牆,其中馬環村的石築海堤長達110米,而馬背村的石築海堤呈波浪形全長300米,逾2米闊的石築海堤如同屏障,阻擋風暴掀起的巨浪,令海邊的寮屋免受直接衝擊,再加上新建的路旁石屎擋水牆,大大減低巨浪拍岸引發的海水倒灌。不過他指,近年颱風季節馬環村近村口仍經常水浸,與上址仍有沿岸範圍未設海堤有關。

當局以靠近航道否決

未設海堤的海岸約長140米,有20間俗稱「高腳屋」的棚屋,「居民組」成員Albert也是苦主之一。他指,該處近年成為風暴下的「缺口」,巨浪可湧入拍打「高腳屋」,並從「高腳屋」底部或屋與屋之間的空位湧上行人路,觸發水浸。據知,「居民組」近年向區議會及相關部門反映意見,盼於「高腳屋」對開海面修建海堤,卻遭當局以靠近航道否決。

近年當局推行的「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包括於鯉魚門地標的燈塔附近建碼頭、觀景長廊及防波堤,是增強鯉魚門旅遊設施的重點項目。Albert留意到,新建的防波堤亦伸向航道。他早前找工程師友人徵詢意見,希望於航道外建造離岸海堤,其友人亦指,現有的海堤可阻擋海浪湧入維港及侵襲,惟只修建至「高腳屋」前,若日後新碼頭及防波堤落成,「高腳屋」可能遭受石築海堤阻擋的風浪,以及被防波堤阻擋反彈的海浪「雙重夾擊」。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的工程包括於鯉魚門地標的燈塔附近建碼頭、觀景長廊及防波堤(紅圈)。
「鯉魚門海旁改善計劃」的工程包括於鯉魚門地標的燈塔附近建碼頭、觀景長廊及防波堤(紅圈)。
馬環村居民建議當局於航道外建離岸海堤。
馬環村居民建議當局於航道外建離岸海堤。

巨浪打穿地台 沙發電視掉海中

阿強續稱,新碼頭及防波堤已見雛形,加上天文台預計今年有5至8個颱風襲港,更擔心踏入颱風季節的受災情況。去年9月颱風「蘇拉」襲港,當時風暴潮致水位升近3米,他稱當時巨浪拍岸,海水不停從「高腳屋」之間的空位湧入村引致水浸,其寓所牆身磁磚被震裂,更有海水從座廁湧入,如同噴泉,有收藏古董字畫的鄰居,因珍藏被浸濕致血本無歸,另有鄰居寓所遭海水倒灌,深達1米的積水浸壞電器及家具。他指,當局於「高腳屋」之間設擋水板,根本未能阻擋巨浪湧入,令馬環村水浸問題無法根治。

Albert自出生便居於馬環村,他指「高腳屋」離開海面數米,最記得2008年颱風「黑格比」襲港,巨浪整夜拍打「高腳屋」外牆,另有海浪捲入屋底持續侵襲,當晚有鄰居因地台「穿」了,沙發、電視機及整張床掉落海中,要前來借宿。至「天鴿」襲港,當時風勢雨勢更大,多間「高腳屋」水浸,又有個別「高腳屋」牆身被巨浪打穿,消防員要游繩到來救援,「至少4戶居民的地台被巨浪捲走。」他指,居民不怕黑雨,因為雨水會流出海,但海水倒灌入屋就防不勝防,因此希望當局完善海堤,將之延伸至「高腳屋」對開海面,加強保護。

石築海堤成為打卡及釣魚熱點,亦衍生衞生問題。
石築海堤成為打卡及釣魚熱點,亦衍生衞生問題。

釣客海堤便溺 垃圾多惹蟲鼠

另一名居民Howard則關注石築海堤衍生的衞生問題,他留意到近年每逢假日有市民及旅客到海堤拍照及釣魚,但當中較偏遠的馬背村遠離公共廁所,曾有居民反映發現有人於海堤便溺,並遺下飲品罐、食物,甚至魚餌,引致蟲蟻及鼠患。他又指,馬背村的海堤靠近民居,有街坊稱見到閒雜人在窗外徘徊,或於深夜喧嘩造成噪音,希望遊人自律。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亦關注鯉魚門馬環村的持續水浸問題,其項目主任伍漢林稱,當像「天鴿」等超強颱風出現機率增加,保障沿海低窪地區居民生命安全更是刻不容緩。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指,「天鴿」襲港後,政府在鯉魚門進行修建石築海堤、建造擋浪牆,及為住戶安裝可拆卸式擋水板等工程,但對於在馬環村「高腳屋」外興建防波堤,工程顧問考慮現場環境、對航道的影響及技術可行性,認為有關建議範圍影響維港航道,而防波堤只能減低越堤浪的影響,對海水淹浸沒有幫助,認為方案不可取。

渠務署亦指,「天鴿」後已在排水管出水口加裝止回閥,防止海水倒灌,並正計劃於鯉魚門海傍道興建泵房,減輕因風暴潮引致的水浸,現已完成設計及進行招標。

「天鴿」時有多戶的地台被巨浪捲走,需消防員救援。
「天鴿」時有多戶的地台被巨浪捲走,需消防員救援。

馬背村民「撲沙包」防洪 老弱行1公里撲空

不少鯉魚門居民稱,每當颱風襲港便要為「撲沙包」苦惱,特別是居於廢棄石礦場附近的馬背村居民,距離慣常取沙包的村口位置足足1公里,籲當局為居民登記及協助派發。

馬背村居民阿華直言,現時取沙包安排未如理想,促當局正視。他指,每次颱風,當局都運送沙包到鯉魚門,讓居民拿回家堆放,防止海水倒灌入屋,惟經常出現有人取不到沙包,或有沙包無人拿取的情況。他稱,現時沙包由渠務署安排運送,民政事務署統籌派發,但沙包慣常放於市政大樓附近等3個位置,最遠的距離馬背村逾1公里,常有居民稱不知何時有沙包送到,即使最終獲悉,但趕到時沙包往往已被全部取去,白走一趟。

居民團體指不少長者村民拿不到沙包,促關愛隊協助。
居民團體指不少長者村民拿不到沙包,促關愛隊協助。

8號波後才運到為時已晚

另一名居民Amy與高齡父母同住,她指,馬背村有不少長者居住,子女等家人需於日間上班。她以自己作為例子指,去年颱風「蘇拉」襲港,其父母獲鄰居通知,得悉當局運來沙包,立刻取手推車去搬運,惟最終兩人只能搬到3個沙包回家,更弄得周身痠痛。她又稱,沙包應是防風設施,惟多次發現於懸掛8號風球後,沙包才送到,雖理解可能與風雨下交通混亂有關,「但遲來的沙包已喪失防災作用」,認為是浪費資源。

阿華又指,曾有次8號風球襲港,他於「掛波」後的晚上10時回家,發現有工人於市政大樓外卸下沙包,並着他通知其他村民拿取。他稱,當時大風大雨,居民都躲在家,而且風雨中出行有危險性,最終他自己搬了幾個沙包回家,並通知數名鄰居去拿取。他提到,翌日發現大批沙包原封不動。

倡設登記及通報制度

對現時派發沙包情況欠理想,阿華建議當局設立登記及通報制度,全面點算及登記馬環村及馬背村居民人數,並因應其家門面積,擬定所需沙包數量,方便統計。若當局有安排派發沙包,他認為應於懸掛8號風球前至少3小時通報,讓居民有足夠時間拿沙包回家。Amy則希望當局體恤長者拿取沙包的苦況,「試問長者可以搬運多少沙包,希望當局想辦法」,建議當局聯絡關愛隊協助,提供上門送沙包到長者家的服務。

-----------------------------------

記者:關英傑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