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結構大獎2024|文化保育與發展 為百年建築注入新元素

2024-05-10 02:40

城市更新是中國城鎮發展重要的一環,不少設施在各大城市紛紛落成,當中包括坐落於蘇州河畔的上海華潤蘇河灣萬象天地。項目將北蘇州河沿岸的舊住宅區,改建成一個現代化綜合體。奧雅納工程團隊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術去解決種種困難和挑戰,讓項目順利完成,並成為「卓越結構大獎」得獎者。

商業與綠化空間結合 展現城市峽谷設計概念
蘇河灣項目設計強調現代與歷史的連接,保留北蘇州河的歷史風貌。對此,負責項目的奧雅納副董事兼總工程師劉鋼表示︰「這個項目的辦公塔樓造型有別於常見的方形布置,而是呈現類似『凸』的平面。西邊立面所呈現的『雙柱』形態,是與建於1906年的浙江路橋的魚腹形鋼桁架相呼應;而東邊外推部分則讓使用者擁有可以近看外灘、遠眺陸家嘴的全景視角。」

奧雅納副董事兼總工程師劉鋼(左),奧雅納主任工程師陳自強(右)
奧雅納副董事兼總工程師劉鋼(左),奧雅納主任工程師陳自強(右)

提到項目另一亮點,不得不提到由1930年代的石庫門弄堂「慎余里」改造而來的西區商業空間。奧雅納主任工程師陳自強說︰「慎余里因為年久失修,所以部份已在2012年拆除,而我們這次復建了其中8幢建築,將內部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立面則採用了清水老磚牆,以保留原來上海特有的石庫門立面和街區肌理。而整個商業空間設置在公共綠地下,打造成地下商業與地面綠地相呼應的城市峽谷。這樣一來項目的地上空間成為市民的公共休閑空間,而與慎余里和塔樓相通的地下商業區域則成為了全天候的商業空間。」

不拘泥陳規為致勝關鍵
問及項目的致勝關鍵,劉鋼表示︰「我們與建築師在方案前期就充分配合與互動,參與建築方案的形成,提供結構建議,保證建築方案的結構可行性和合理性。例如在核心筒的布置規劃中,我們建議建築師將樓梯間和電梯井道互換位置,在滿足建築需要的前提下,保證了核心筒的結構性能。」

Copyright:Arup
Copyright:Arup

團隊亦會針對項目設計和實行的具體情況,從力學概念和數值分析兩個方面研究建築方案的結構性能和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結構方案。「我們解決了塔樓柱外推後形成的樑柱偏心問題,並且合理加強底部超高大堂的牆體。除此以外,我們也秉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將舊建築材料循環利用,這既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也符合綠色減碳的社會理念。」

展望未來,劉鋼最後補充說明︰「作為結構工程師,我們要從力學的基本原理出發尋找解決答案。一方面要大膽假設,不拘泥於陳規,同時充分利用創新科技,對問題進行小心求證,以保證結構的安全。」

(資料由客戶提供)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