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源禾遊樂場「同一」沙井奪命 位置相距10米 揭安全意識不足
2024-04-26 07:00
沙田源禾遊樂場本周一深夜發生涉及沙井的兩死兩傷工業意外,當局仍調查意外肇因,翻查資料,2006年同一地點發生同類疑吸入沼氣死亡慘劇,《星島》經翻查資料及現場查探後,發現兩次意外的沙井相距僅約10米,疑為同一地底管道。有專家指,兩個「死亡沙井」應屬同一管道,甚至為同一沙井,如業界安全意識不足,會忘記上址曾經發生同類意外,從而忽視危險程度,而從是次意外現場圖片來看,現場沒有任何安全裝備,相信工人初時沒有打算進入渠道,如有人要求工人進入地下工作,無異「推人去死」。勞聯副主席譚金蓮亦指,其他承辦商和她也覺得今次意外涉嫌草菅人命,也是「血的教訓」,但有關意外過往比比皆是,認為部分業界一直沒有汲取慘痛經驗,「趕工是否重要過安全?如果這個文化不變,相信意外仍然會發生。」
發生2死2傷慘劇的沙田源禾遊樂場昨晨已經解封,昨已沒有警員駐守,《星島》記者到場了解,現場的「死亡沙井」擺放兩束鮮花,即使白天亦鮮見遊人,顯得甚為冷清。經翻查資料圖片,發現2006年發生的兩死意外的沙井,位於遊樂場11號閘門附近,當年發生事故的沙井,井蓋已被一棵大樹的樹根完全覆蓋,相信已經廢棄。至於本周一深夜發生兩死兩傷慘劇的沙井,與當年意外的沙井藍大約相距10米,疑屬於同一地下管道。
英皇御准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盧覺強向《星島》指出,沙井內設有地下渠道,經常會積聚了垃圾和污水等廢物,沼氣會在腐爛及分解的過程中不斷被釋放,而沙井為密閉空間,缺乏通風,會產生沼氣等有害氣體,且會不斷累積。他亦指,所有沙井均會有沼氣產生,下雨或令沙井鄰近的環境有影響,例如附近有食肆或近民居,污水會流入沙井,從而產生更多沼氣,而無法流動的「死水」會令沼氣的濃度增加。
不過,沼氣並非百害而無一利。盧補充,沼氣只要經過加工並提煉,可以用作燃料使用,有關方面可以研究這方面問題,從而改善沼氣等問題。據資料顯示,有煤氣公司先後在船灣 、 打鼓嶺和將軍澳三個堆填區收集沼氣作為燃氣原料,在收集沼氣後,去除當中的二氧化碳、 硫化氫、非甲烷碳氫化物, 經淨化後的沼氣變為清潔能源 。
香港管綫專業學會前會長兼沙田區區議員黃敬估計,兩個相距約10米的「死亡沙井」應屬同一管道,甚至為同一沙井,因大型的沙井是有兩個井蓋,而涉事沙井距離污水泵房較近,泵房儲水後流走,令渠水流動較慢,硫化氫濃度一般會偏高,惟如業界的意識不夠強,會忘記當年上址曾經發生同類意外,從而忽視危險程度。
對於有傳是一名工人不慎墮井,工友為了施救始釀成慘劇,黃敬指工友應該做的是立刻報案,並引領消防員到場,縮短救人時間;至於是否用高壓槍也難以清洗渠道內的垃圾,他說即使如此也不應由工人下井清理,可用機械清渠。
黃敬強調,從現場圖片來看,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及工具,故相信工人初時沒有打算落井,如有人要求工人進入渠道工作,無異「推人去死」。不過事件至今仍未清楚,相信真相有待警方及勞工處作進一步調查,始能解開謎團。
2006年7月,兩名男工人在沙田源禾遊樂場進入渠道期間因吸入沼氣葬,沒料18年後近乎同一地點重演悲劇,有指該地點鄰近污水泵房會有較多沼氣,作為持牌的專業承辦商理應知道有關情況,須做好安住措施。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表示,近日從其他承辦商口中聽到,他們覺得今次意外是草菅人命,她亦對此表示認同,因為從新聞報道所見,涉事工人沒有防護裝備,進入渠道前也沒有準備任何安全措施。
譚金蓮指出,進入密閉空間工作的工人需要讀相關核準工人的課程,負責安全把關的管工也要修讀認可人士課程,並在施工前撰寫風險評估及施工方案,內容包括為渠道打氣、抽風、換氣,以及計算工人可進入管道內工作多長時間的報告,但今次意外暫未看到有進行相關安全措施,故此承辦商以至東主或要負上責任,「東主唔畀壓力承辦商,承辦商可能敷衍了事,搵少啲人、做少啲功夫、慳番啲錢」,就算承辦商沒有要求工人進入渠道,在管理方面也可能有責任,「有無安排工人修讀相關課程?有無僱用合資格人士?」
今次意外無疑是「血的教訓」,譚金蓮說業界應引以為鑑,落實所有安全措施,但問題是過往屢屢發生類似意外,結果近日又發生,認為業界一直沒有汲取慘痛經驗,「趕工是否重要過安全?如果這個文化不變,相信意外仍然會發生。」
記者 林思明 戚偉達 黃少君 李建人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