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客室|度身訂造mRNA抗癌症罕病 莫德納以科技掀醫療革命

2024-03-22 08:10

莫德納台灣及香港總經理李宜真(Joyce)指出,香港是醫療科創的重要市場。
莫德納台灣及香港總經理李宜真(Joyce)指出,香港是醫療科創的重要市場。

一場新冠疫情,令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走入大眾眼中。細看新冠疫苗的研發團隊,大多出自傳統大型藥廠,以港人熟悉的「復必泰」為例,由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和美國藥廠輝瑞聯手開發。成立僅10多年、過去從未推出產品的莫德納(Moderna),在疫情異軍突起,一戰成名,市值一度突破1800億美元(約1.4萬億港元),莫德納台灣及香港總經理李宜真(Joyce)解構當中成功之道,期盼未來把更多創新療法引進香港。

莫德納自2010年成立,以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技術為核心,通過疫苗和藥物,向人體傳遞製造特定蛋白質的指令,協助免疫系統預防或治療疾病。團隊多年來研發各種mRNA藥物,希望開發癌症和罕見病等疾病的治療方法。
 

莫德納希望開發癌症和罕見病等疾病的治療方法。
莫德納希望開發癌症和罕見病等疾病的治療方法。
Joyce期望今年能有項目在港落地。
Joyce期望今年能有項目在港落地。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莫德納將有關技術應用於研製新冠疫苗,短時間內配對出相應的mRNA,約65天已推進至人體試驗階段,同年底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是新藥研發的罕見案例。Joyce指,「當時跨部門的合作,包括公私營的協作,促使疫苗在最短的時間內製成,服務全球市民。」

處於研發階段的科創公司,因缺乏大量生產的能力,大多傾向找大型藥廠合作,務求產品盡快面世。而莫德納在商業化的過程,卻選擇在不同區域找公司代工,並着手建立分公司,放眼未來,為日後的自家生產鋪路。2021年,莫德納拓展亞太市場,在韓國、日本和澳洲設辦公室,翌年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設分公司,其中香港分公司於2022年底成立。

瞄準港生物科技潛力

Joyce說,本港醫療體制完善,有多所世界知名大學,在醫療科創上扮演要角。她解釋,衡量市場價值不只看市場大小,「我們看重的是創新,像香港在大灣區的角色,以及港深創科園的基建等,可以看到香港政府致力協助科研和生物技術的創新研發,更顯示香港市場的重要性。」
 

莫德納團隊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左四)會面。
莫德納團隊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左四)會面。


從寂寂無名的公司,如今擴展版圖至全球,Joyce再三強調莫德納是「科技公司」,「我們只是專注在生物學,銷售生物醫學的產品,在工作模式和數位化的應用上都接近科技公司。」

不僅是科技公司,更是初創公司。她指,莫德納處於講求高度精簡和靈活(lean-agile)的初創階段,員工以矩陣(matrix)方式進行協作,以亞太區為例,韓國是疫苗代工的基地,需支援香港、台灣和新加坡分公司,監管的職責分布於台灣和韓國,前者幫助港澳地區,後者則協助新加坡,「要懂得尋找和活用不同地區的資源。」

今年研發預算達352億港元

初創衝得快是好是壞?Joyce如此解讀,「我加入的1年半以來,公司的工作文化以及高級領導團隊(Senior Leadership Team)的願景並沒有改變,一直都是採取『創業家』的方式去領導。」

若從實際層面分析,她說,莫德納疫前研發中的項目約有20多項,疫情期間獲得充裕的資金,也快速投資至其他項目的開發上,「現在研發中的項目已超過40項。」另一方面,隨着疫情消退,全球對新冠疫苗的需求下降,也令莫德納的業務面臨壓力,過去1年股價下跌45%。該公司上月發表業績報告,宣布2024年研發預算為45億美元(約352億港元),Joyce指出,已幾乎媲美一間中大型公司的研發預算,反映公司對投資研發的堅定。

莫德納有望今年在美國、歐洲和澳洲推出mRNA技術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期望明年能在亞太地區核准使用。與此同時,該公司正研發針對流感、新冠病毒和RSV的三聯疫苗,Joyce提到,市面有多聯的小兒疫苗,施打一劑可預防數種病毒,「但成人疫苗仍限於分開施打,若研究成功,將可減省每次注射的不便。」
 

mRNA疫苗能向人體傳遞製造特定蛋白質的指令,協助免疫系統預防或治療疾病。
mRNA疫苗能向人體傳遞製造特定蛋白質的指令,協助免疫系統預防或治療疾病。
本港也有引入莫德納生產的XBB變異株新冠疫苗。
本港也有引入莫德納生產的XBB變異株新冠疫苗。


癌症疫苗正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

此外,莫德納研發的癌症疫苗「個體化新生抗原療法(Individualized neoantigen therapy)」亦正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簡單而言,該技術利用mRNA的特性,為患者客製化疫苗,將患者的癌細胞樣本進行新生抗原測序,經演算和分析後,為每位病人設計mRNA序列,以疫苗的方式,向人體傳送生產特定蛋白質或抗體的信號,驅動免疫系統作出反應。Joyce說,在第二期臨床試驗中,對治療黑色素瘤(Melanoma)有顯著成效,能減少患者復發率達44%。

莫德納在配對mRNA的技術上已相當純熟,Joyce坦言,整體挑戰在於結合脂質奈米微粒(Lipid Nanoparticles,LNP),「mRNA過去幾乎被放棄,因為蛋白質被打進人體不久便被代謝,需要加上LNP的包覆保護,才能把mRNA送到目的地。」難點在於各疾病領域所需的LNP和牽涉技術不同,考驗莫德納對該技術的掌握。

採訪當日,Joyce從台灣來港,與本港持份者商討合作項目。她特別感謝曾給予意見的本地專家,以及提供協助和建議的投資推廣署。她提到,團隊去年從各種渠道了解香港市場,期望今年能有項目在港落地,「比如和香港mRNA的研究團隊進一步合作,也希望引進研發項目和臨床試驗。」
 

莫德納於2010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
莫德納於2010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


冀本地人任香港地區負責人

莫德納近期在港徵才,希望找到本地人擔任香港地區負責人。作為過來人,Joyce分享當年在8次面試中突破重圍,終接掌台灣及香港總經理的歷程。

Joyce就讀台灣大學藥學系出身,當年適逢台灣實行「醫藥分家」,不少該系的畢業生成為了藥劑師或繼續深造,而她選擇加入藥廠,由銷售代表做起,每天帶着公司產品的研究數據拜訪客戶,一步一腳印登上管理層,先後擔任安進(Amgen)台灣及必治妥施貴寶(BMS)台灣與新加坡總經理,至今有逾25年跨國藥廠工作經驗。

她不諱言,偶爾會收到其他藥廠提出的跳槽邀請,但她更希望可以探索台灣以外的市場,「此前我已兩度擔任國際藥廠的台灣總經理,不想換到另一間公司再做同樣的事,直到遇上莫德納,我覺得這次真的不一樣。」

笑談面試「過五關斬六將」經驗

8次面試,每次需要面對不同地區、不同職務的面試官,Joyce笑言,應聘莫德納任何崗位均須參與多輪面試,「我後來可以理解,借由不同面試官的回饋,可以協助招聘的主管用更多元的層面,去評核面試者是否符合公司的mindset(心智模式)。」另一方面,與公司還在初創階段有關,她直言,慕名而來的人才在入職後或遇文化衝擊,「與制度完整的大藥廠相比,你要自行尋找答案跟解決方案,也要接受彈性工作模式,沒辦法固定朝9晚6上班。」

白天處理台灣和香港事務、晚上和歐洲員工開會,及至清晨與美國同僚磋商,雖然忙碌,惟Joyce樂在其中。作為台灣第1號員工,一切彷彿回到草創期,身邊沒有助理,最基本的打印和郵遞文件亦需親力親為,她卻甘之如飴。近日莫德納招聘香港地區負責人,Joyce坦言,消息傳出後接獲不少聯絡,指有意出任崗位,「我們希望有一位在地的代表,用本地的語言,幫助我們建立與香港的連結,讓更多外部持份者認識我們,相信我們,促成更多合作契機。」

記者:林家希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