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才通︱李家超 : 抵港專才月入中位數5萬元25%逾10萬 每年可帶來340億經濟貢獻

2024-02-22 16:49

李家超指,已抵港並就業的高才通專才,月入中位數為5萬元。短片截圖
李家超指,已抵港並就業的高才通專才,月入中位數為5萬元。短片截圖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22日)在香港僱主聯合會2024年春茗上視像致詞時表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旨在吸引高收入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來港。 勞工及福利局最近對「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計畫進行了一項調查。 根據來港申請人的就業狀況,預計該計劃每年可為香港經濟帶來約340億港元的直接增值,相當於香港 GDP 的 1.2%。

抵港專才月入中位數5萬元  25%月入逾10萬

他指出,已抵港並就業的專才,其月收入中位數達5萬元。 事實上,其中四分之一的月入超過10萬元,足見他們在本港勞動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他相信有關專才很受香港僱主的歡迎。

李家超指抵港專才月入中位數5萬元,25%月入逾10萬。短片截圖
李家超指抵港專才月入中位數5萬元,25%月入逾10萬。短片截圖
李家超稱高才通計劃吸引近70 000份申請,已有超過40 000名申請者抵達香港。短片截圖  ​
李家超稱高才通計劃吸引近70 000份申請,已有超過40 000名申請者抵達香港。短片截圖 ​
李家超指根據來港申請人的就業狀況,預計該計劃每年可為香港經濟帶來約340億港元的直接增值。短片截圖
李家超指根據來港申請人的就業狀況,預計該計劃每年可為香港經濟帶來約340億港元的直接增值。短片截圖
高才通計劃已抵港並就業的人士中,約10%月入達200,000元或以上。勞福局fb
高才通計劃已抵港並就業的人士中,約10%月入達200,000元或以上。勞福局fb
高才通計劃已吸引近70 000份申請。勞福局fb
高才通計劃已吸引近70 000份申請。勞福局fb

李家超稱過去一年多,計劃已吸引近70 000份申請,其中約55 000份已獲批准。 已有超過40 000名申請者抵達香港。 勞福局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已找到工作的專才均擔任高技能服務或公司管理層。他們的配偶亦隨同來港。他認為有關的成果顯示剛啟動一周年的高才通計畫,為擴大香港高素質人才庫作出了重大貢獻。

勞福局 : 高才通主要投身金融服務、創新及資訊科技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隨後於社交專頁表示,勞福局正跟進調查「高人通計劃」來港人才落戶香港的情況。首輪調查結果顯示,高才通計劃對擴大本港高質素人才庫和推動經濟發展有實質貢獻。

跟進調查於去年11月進行。調查的對象為當時已透過高才通簽證抵港超過6個月的約5 000位申請人及其家屬,問卷回覆率接近4成。從他們的回覆得知,高才通人才來港定居的意向明確,有43%已定居香港,餘下的人才近9成計劃在一年內移居香港。

調查顯示54%的申請人已就業,主要投身金融服務(31%)、創新及資訊科技(18%)和商貿(17%)等行業,並從事管理及專業工作。其餘的正計劃求職或創業。已就業的高才通人才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約為50,000元;約25%人才每月就業收入達100,000元或以上,有約10%更達200,000元或以上,明顯高於本地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20,000元)。此外,高才通人才的配偶中有16%已就業,多數從事高技術工作,月入中位數約30,000元,當中約一成月薪達100,000元或以上,62%正計劃在港工作或創業。

高才通可每年帶來340億元經濟貢獻 相當於香港GDP 1.2%

按調查收集有關抵港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的就業及收入的數據為基礎,推算2023年已抵港的3萬多名高才通人才的情況相若,政府估計高才通計劃可為香港帶來每年約340億元的直接經濟貢獻,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1.2%。除了經濟貢獻外,高才通人才及其配偶普遍較為年輕,過半的年齡為40歲以下,加上他們亦帶同年幼的子女定居香港,為本地勞動力增添生力軍,亦對香港人口結構帶來正面影響。

孫玉菡指來港人才在調查過程中表示希望在求職、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獲得支援,部分希望得到更多有關創業的資訊和協助。人才希望學習粵語並認識本地生活和文化,盡快融入社區。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正好可以為到港人才提供支援。辦公室與照顧生活各方面的服務提供者等夥伴緊密合作,透過多元活動,支援來港人才的發展和需要,說好香港故事,真正做到「香港宜居,移居香港」。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