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客新造保費料達590億超疫前 儲蓄保成主流 保監局︰人民幣貶值所致

2024-02-20 11:07

去年初通關後,內地訪客再度湧港投保,帶動涉及他們的新造保單保費於第2季狂飆,但隨後兩季出現放緩。保監局行政總監張雲正預告,第4季本港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持續下跌,惟按季跌幅收窄,而全年此客群的新造保費約590億元,即按年大升27倍左右,亦明顯高於2017至2019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涉及介乎逾430億至約500億元新造保費的常態水平。

去年第4季投保按季跌幅料收窄

以去年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約590億元計算,即第4季新造保費接近122億元,按季再跌19%。第3季有關數字按季下跌32.9%。

張雲正表示,去年內地訪客的新造保費數字,反映了他們將疫情3年期間所累積的保險需求釋放出來,但拉勻4年計,平均每年僅100多億元的新造保費,亦非井噴式增長。

保監局預料,去年內地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費約590億元,按年大升27倍左右,明顯高於2017至2019年金額。
保監局預料,去年內地客來港投保的新造保費約590億元,按年大升27倍左右,明顯高於2017至2019年金額。

保障型及儲蓄型比例逆轉

他指出,去年內地訪客投保的保障型及儲蓄型保險的佔比出現明顯變化,此前分別為60%及40%,現則掉轉為40%及60%,主要由於中美利率背馳及人民幣貶值所致。此外,去年首3季涉及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當中,有四分之一是以保費融資方式購買保單,故實際上年內購買本港保單的內地資金或為400多億元。他認為基於利率與匯率的問題,若內地資金不到港買保單,便會流向其他地方,相信當內地利率掉頭向上,資金便會回流中國。

灣區保險售後中心籌備屆「最後一關」

就在大灣區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的進展,保監局主席姚建華稱,去年8月拜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時獲悉,有關方案已交予國務院,操作規條都在醞釀中。至於在前海、南沙或橫琴哪個地點先行設立售後服務中心,則要各自競爭。張雲正補充說,「我覺得依家係最後一關,因已去到國務院,這是重要的一關,因國務院有啲嘢一定需要原則性去決定......至於邊個地點做,相信已定好了」,但一些細節位,例如服務中心應處理的工作範疇及覆蓋產品,內地需作審視。

就跨境銷售保險的「保險通」,張雲正相信內地目前會優先處理好當地保險市場,故暫難大開渠道作跨境銷售。事實上,要依靠「保險通」生存的本港保險公司不多,因大部分保險公司已在內地設有分支公司或合營公司,認為在內地沒牌照和沒銷售團隊的保險公司最受惠「保險通」。

去年內地訪客投保的保障型及儲蓄型保險的佔比出現明顯變化,此前分別為60%及40%,現則掉轉為40%及60%。
去年內地訪客投保的保障型及儲蓄型保險的佔比出現明顯變化,此前分別為60%及40%,現則掉轉為40%及60%。
內地訪客投保類型改變,主要由於中美利率背馳及人民幣貶值所致。張雲正相信,當內地利率掉頭向上,資金便會回流中國。
內地訪客投保類型改變,主要由於中美利率背馳及人民幣貶值所致。張雲正相信,當內地利率掉頭向上,資金便會回流中國。
大灣區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工作繼續籌備,保監局主席姚建華稱,先行地是前海、南沙或橫琴,要各自競爭。
大灣區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工作繼續籌備,保監局主席姚建華稱,先行地是前海、南沙或橫琴,要各自競爭。
港車北上的中港適用等效先認車保方面,張雲正稱,有用戶反映要先買保單才進行抽簽北上,流程不便,因此局方正構想優化有關機制。
港車北上的中港適用等效先認車保方面,張雲正稱,有用戶反映要先買保單才進行抽簽北上,流程不便,因此局方正構想優化有關機制。
張雲正預告,由保監局一手調查、執法、檢控的案件在今年內會出現,其中亦牽涉刑事調查。
張雲正預告,由保監局一手調查、執法、檢控的案件在今年內會出現,其中亦牽涉刑事調查。

研優化港車北上車保機制

另外,因應港車北上而推中港適用的等效先認車保,張雲正坦言,現時市民在港購買等效先認車保佔比偏低,不足20%。有用戶反映,港車要先買保單才進行抽簽北上,流程不便,因此局方正構想優化有關機制。

相關新聞:

上半年內地客來港新造保費勁升58倍 超疫前21% 整體毛保費跌1.4%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