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現「人傳人」罕見案例  最年輕患者38歲  經一特殊途徑感染

2024-02-01 05:58

阿茲海默症現「人傳人」罕見案例  最年輕患者38歲  經一特殊途徑感染
阿茲海默症現「人傳人」罕見案例 最年輕患者38歲 經一特殊途徑感染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存在「人傳人」罕見案例。5名成年人數十年前從死者身上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後,陸續出現老人癡呆症狀,最年輕的患者僅38歲,懷疑因所接受的生長激素受污染導致。研究人員強調,這是非常特殊的案例,現時仍未發現阿茲海默症可經病毒或細菌傳播,公眾毋須擔心。

該項研究於週一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首次提供了活人可以從外來物「感染」阿茲海默症的證據。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存在「人傳人」罕見案例。示意圖
英國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存在「人傳人」罕見案例。示意圖
5名成年人數十年前從死者身上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後,陸續出現老人癡呆症狀,最年輕的患者僅38歲。示意圖
5名成年人數十年前從死者身上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後,陸續出現老人癡呆症狀,最年輕的患者僅38歲。示意圖
研究人員推測,患者所接收的生長激素含有β澱粉樣蛋白,因而觸發早發性癡呆症狀。示意圖/非新聞圖片
研究人員推測,患者所接收的生長激素含有β澱粉樣蛋白,因而觸發早發性癡呆症狀。示意圖/非新聞圖片
生長激素是種激發人體生長的賀爾蒙,對發育時期的少年人尤其重要。
生長激素是種激發人體生長的賀爾蒙,對發育時期的少年人尤其重要。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症」,是一種大腦疾病,它會慢慢破壞病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最終使病人失去執行最簡單任務的能力。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症」,是一種大腦疾病,它會慢慢破壞病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最終使病人失去執行最簡單任務的能力。
該5個案例患者,幼年時因體內缺乏生長激素,分別於1959至1985年間從死者身上接收腦下垂體生長激素,其後出現阿茲海默症症狀,當中3人的大腦掃描結果與診斷一致。
該5個案例患者,幼年時因體內缺乏生長激素,分別於1959至1985年間從死者身上接收腦下垂體生長激素,其後出現阿茲海默症症狀,當中3人的大腦掃描結果與診斷一致。

該5個案例患者,幼年時因體內缺乏生長激素,分別於1959至1985年間從死者身上接收腦下垂體生長激素,其後出現阿茲海默症症狀,當中3人的大腦掃描結果與診斷一致,2名患者驗出符合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最年輕的患者僅38歲。

阿茲海默症俗稱「老人癡呆症」,是一種大腦疾病,它會慢慢破壞病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最終使病人失去執行最簡單任務的能力。 大多數的阿茲海默症病人是在進入老年後才開始出現症狀,但以上案例的患者中,部分人顯然未老已出現症狀。

研究人員推測,患者所接收的生長激素含有β澱粉樣蛋白,因而觸發早發性癡呆症狀。醫學界一直認為,β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形成斑塊,是引發阿茲海默症的關鍵原因。

顧名思義,生長激素是種激發人體生長的賀爾蒙,對發育時期的少年人尤其重要,缺乏者會導致不長高等發育不良問題。1959至1985年間,英國至少有1848名患者接收來自死者腦下垂體的生長激素,當時美國也有人採用這種治療方式。部分患者其後陸續被驗出患上庫賈氏病,這是種罕見腦部疾病,有人更因而死亡,所以該療法在1985年開始禁用至今。

負責這項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普粒子疾病研究所所長柯林志(John Collinge)表示,雖然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某種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傳播,但一般日常接觸並不存在風險,尤其案例中的醫療手法已停用數十年,公眾毋須過度擔心。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