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禁毒專員李基舜:不會低估對付加密通訊軟件販毒的難度 唔係話網上世界就無人管

2024-01-29 00:00

去年12月上水發生棄屍命案,警方調查後,發現受害者透過交友軟件參加毒品派對遇害,引發社會關注。案件反映疫後毒販透過通訊軟件販毒成新模式,為政府禁毒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禁毒專員李基舜表示,網絡販毒並無改變毒品交易需綫下交收的特點,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資深戒癮輔導員陳潔華指,前綫社工面對個案愈來愈複雜,長期吸食毒品與精神問題密切相關。

李基舜指,毒販會因應時代不同,改變販毒方式,以往毒販會在娛樂場所、公園或通過朋輩轉介販毒;而如今網購盛行,許多人使用社交媒體及交友軟件,部分毒販轉移到網上販賣。他指執法部門非常了解相關情況,亦掌握網絡販毒模式。警方會定期巡查網絡,若發現有人欲利用社交媒體及交友程式販毒,會聯絡平台要求將貼文刪除或停止帳戶。

李基舜(後)指,執法部門會定期巡查網絡,打擊網絡販毒。前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後)指,執法部門會定期巡查網絡,打擊網絡販毒。前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後)指,執法部門會定期巡查網絡,打擊網絡販毒。前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後)指,執法部門會定期巡查網絡,打擊網絡販毒。前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陳潔華表示,現時社工面對著吸毒隱蔽化的問題。陳極彰攝
陳潔華表示,現時社工面對著吸毒隱蔽化的問題。陳極彰攝
李基舜(右)指,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左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右)指,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左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右)指,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左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右)指,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左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右)指,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左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右)指,打擊網絡販毒雖有挑戰,但執法仍有情報及方法引出毒販。左為陳潔華。 陳極彰攝

李基舜:唔係話網上世界就無人管

他表示,網絡販毒只是一個新的途徑,但萬變不離其宗,毒販仍需綫下交收毒品。面對加密通訊軟件販毒,警方擁有許多情報,警方及海關會「採取情報主導的執法行動」引出毒販,在面對面交易毒品時將其抓獲。他指,不會低估對付加密通訊軟件販毒的難度,「雖然係個挑戰,但唔係話網上世界就無人管」。

近年在男同志圈子流行ChemFun,即發生性接觸時,透過毒品提升性興奮。李表示,如今網上徵友及交友軟件助長了Chemfun現象,他强調,因為性而吸食毒品,無關性取向,「用藥助性」亦發生在男女交往上。

他表示,保安局禁毒處旗下的「禁毒基金」和「愛滋病信託基金」都有專門針對性小眾群體進行不同項目,此舉不是為了標籤化這個群體,而是針對他們的需求及次文化提出協助方案。

陳潔華:幫助戒毒人士時不會特別强調某個群組

資深戒癮輔導員陳潔華則表示,幫助戒毒人士時不會特別强調某個群組,但針對個別群組提供合適的服務有助提高戒毒機率,對於性小眾吸毒者,前綫社工會關注其身心靈的需要,了解其作為小眾群體在社會上面對的壓力及需要何種關懷。

陳潔華表示,現時社工面對著吸毒隱蔽化的問題,許多吸毒者選擇在家裏、派對或私竇吸食毒品,導致社工接觸到個案時他們平均吸食毒品已有3至4年,變相個案的複雜性也會增加,而長期吸食毒品與精神問題的關係密切。

陳分享近期接觸一位年過5旬,吸食冰毒已20餘年的女士,因吸毒出現了思覺失調及躁鬱症等精神問題,不時會產生幻聽及幻覺,有一次誤以為地面上有蟲子而用火機燒地板引發小型火災。在與精神科醫生合作治療,及借助義工和互助小組服務後,現時其思覺失調及吸毒的情況都已得到改善。陳續指,因接觸個案的複雜性增加,前綫需要些較有經驗的社工,但社福界人手流動較多,亦出現人手短缺及「青黃不接」的問題。

記者 郭穎彤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