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翻新首開街區7000平方米 遊客可體驗「直通山海,魚骨相連」

2024-01-28 20:53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深圳和香港陸地分界線沙頭角的中英街近日翻新開街。街區改造提升項目首期工程——橋頭街、魚骨巷等,作為首開街區正式亮相。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一邊是深圳,一邊是香港」的中英街長約250米、寬約4米。首開街區之旅自橋頭街啟程,沿主街可快捷前往回歸廣場及中心綠地,四周與中英街、步步街、環城路、海傍街均有聯通口。遊客可體驗「直通山海,魚骨相連」,還可品嘗到原汁原味的港式風味。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中英街翻新後再開放。

新華社引中英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開區域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其中包含街巷、建築、店舖、公園、古樹等元素。該街區改造提升項目的二期、三期工程也將在2025年底前陸續完工。

中英街被深圳評選為深圳八景之一

中英街上的界碑。
中英街上的界碑。
文革時期的中英街。
文革時期的中英街。
民國時期的中英街。
民國時期的中英街。
50年代的中英街。
50年代的中英街。
中英街上的香港街牌。
中英街上的香港街牌。
中英街是深圳一景。
中英街是深圳一景。
中英街上的香港警崗。
中英街上的香港警崗。
武警在中央街上巡邏。
武警在中央街上巡邏。

1898年英國與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1899年3月16日勘界以當時潮漲時沙頭角河的最高水位作為兩地東面的分界線。但沙頭角河入海口後來改道,源河床完全乾涸,變成了街道。

1949年後,中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而作為香港宗主國的英國實行資本主義,兩個陣營對壘。港深邊界的中英街和深圳河隨之而成為冷戰時期兩大陣營對峙的最前線,被形容為「東方柏林牆」。

1967年7月8日,作為六七暴動一部份的沙頭角發生槍擊事件,造成6死20傷,死者包括5名香港警察和1名中國民兵,香港政府其後宣佈邊境全面封閉。直至1979年後方開放沙頭角管制站。

在中英街,中方在九十年代致力展開多個大規模的發展項目,如位於中英街街道填海區的「碧海花園」、「海港花園」、「碧海園」、「海天園」、「東和海韻園」等;英方則保持中港區隔的原則,不動自然郊野且不發展原有的寧靜鄉鎮沙頭角墟。

1997年後,香港依然沒有對沙頭角作任何發展,內地人可以到中英街旅遊,港人進入沙頭角需特別申請「禁區紙」,而且一般遊客也不能進入中英街。

2014年12月16日,深圳市鹽田區政府設立中英街管理局,負責管理中英街轄區(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社會、經濟、文化、生態文明、城市管理等事務。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