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盃直擊|按摩扶罐冷熱療法出齊 仲要傾埋心事 港隊醫療4人組周身刀

2024-01-27 09:30

尹希文(左起)、盧浩鏘、梁學軒及鄺凱恆組成醫療團隊支援港隊。 吳家祺攝
尹希文(左起)、盧浩鏘、梁學軒及鄺凱恆組成醫療團隊支援港隊。 吳家祺攝

【吳家祺卡塔爾直擊】香港隊在亞洲盃奮戰到底,物理治療師鄺凱恆、盧浩鏘、梁學軒及骨科醫生尹希文組成4人醫療團隊,日夜努力照顧球員,令港將無後顧之憂上場搏殺。鏡頭未必對準這班幕後英雄,但他們也是港隊一份子!

盧浩鏘(左2起)、梁學軒及鄺凱恆努力幫助球員治療。 吳家祺攝
盧浩鏘(左2起)、梁學軒及鄺凱恆努力幫助球員治療。 吳家祺攝
骨科醫生尹希文(右2)自費金錢及假期去幫香港隊。 吳家祺攝
骨科醫生尹希文(右2)自費金錢及假期去幫香港隊。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醫療團隊爭分奪秒。 吳家祺攝
醫療團隊爭分奪秒。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Karen賽後灑淚。 吳家祺攝
Karen賽後灑淚。 吳家祺攝

 

=

以往港隊出外多是一個治療師跟到尾,今次亞洲盃港隊派足3人出差。這個3人組,試過一個晚上分別幫18位球員按摩,盧浩鏘說:「基本上每天早餐之後便準備工作,沒有空閒時間,晚上還要寫報告與教練溝通,讓他安排翌日訓練。」

3位物理治療師面對球員一個月有多,僅得安永佳由頭到尾自行治療。鄺凱恆(Karen)說:「除了治療,也會和球員講心事甚至升學輔導。至於手法,按摩、拔罐、冷熱療法都有。我們的困難位是和教練想法有時對立,他想球員快點復出,我們想球員完整康復,溝通過程中要學會如何婉轉地強硬。」Karen說要揣摩界線,也許要信任球員可以承受刻苦訓練,才可以變得更強。

杭州亞運服務港隊的福將梁學軒則說:「以往隨隊多是一個人,今次分工合作可以做好每個方面,比賽有球員受傷都可以補位。」

公立醫院的骨科醫生尹希文則是比賽期間加入,請假自費來多哈義務幫忙,他說:「我本身是足總醫藥委員會委員,可以用專業知識服務港隊是我的榮幸。無論是裝備小隊、行政人員,不同崗位都對於香港隊非常有愛。唯有足球,才可以凝聚大家的心。」

亞洲盃除了球員有得著,醫療團隊都有得著,盧浩鏘說:「後勤醫療都會想如何做好一點,令到港隊更專業。唯有大家都進步,團隊才會更強大。」

眾人經常要撰寫報告給安達臣教練,方便他就球員情況安排訓練。 吳家祺攝
眾人經常要撰寫報告給安達臣教練,方便他就球員情況安排訓練。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鄺凱恆(物理治療師)
鄺凱恆(物理治療師)
盧浩鏘(物理治療師)
盧浩鏘(物理治療師)
尹希文(骨科醫生)
尹希文(骨科醫生)
梁學軒(物理治療師)
梁學軒(物理治療師)
吳家祺攝
吳家祺攝
港隊首次有4人醫療團隊外出支援。 吳家祺攝
港隊首次有4人醫療團隊外出支援。 吳家祺攝
鄺凱恆。 吳家祺攝
鄺凱恆。 吳家祺攝
尹希文。 吳家祺攝
尹希文。 吳家祺攝
梁學軒。  吳家祺攝
梁學軒。 吳家祺攝
盧浩鏘。  吳家祺攝
盧浩鏘。 吳家祺攝
香港隊不止是球員,而是包括幕後人員及球迷。 足總圖片
香港隊不止是球員,而是包括幕後人員及球迷。 足總圖片

 

 

亞洲盃之行深刻感受

鄺凱恆(物理治療師)
我們努力了6個星期,未能晉級是有點遺憾,自己賽後失眠。但得不到也許是好事,大家會有動力再來,記得保住這份專業精神繼續努力。

盧浩鏘(物理治療師)
印度亞洲盃外圍賽是我做物理治療師,大家辛苦來到決賽周,首日集訓有傷照頂怕教練唔揀,最後結果不如意大家都喊,我也有眼濕濕。

梁學軒(物理治療師)
fans由香港飛來,在市集、在地鐵,那些IG片段令我很感動。以為外地球隊才有的畫面,但500位港隊球迷聲量嗌到似主場,實在太熱血。

尹希文(骨科醫生)
港將犧牲聖誕假期及親友相處時間,付出了很多,希望市民會重視他們,讓他們找到自豪感,甚至日常球季都入場去支持他們比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