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工難大學生降級讀職校 謀一技之長「回爐」不丟人

2024-01-23 09:15

寧夏銀川招聘會上,一女子用手機拍下崗位訊息。
寧夏銀川招聘會上,一女子用手機拍下崗位訊息。

內地青年失業率高企,連大學生也難找合適工作,部分畢業生決定「降級」讀職業學校接受培訓,謀求一技之長,坦言「『回爐』並不丟人,『無事可做』才會覺得丟人。」其中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近兩年招收「回爐」考取技術技能證書的本科及以上畢業生超過150人,培訓方向主要是心理諮詢師、公共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等。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想去北上廣深工作。畢竟多拿一些『技術技能證書』,機會可能會多一些,就能拓展一些新空間。」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的何老師向第一財經表示,這種「回爐」現象會逐漸增加,一些學科的本科生本身擁有學歷,但缺少職業技術培訓。在就業市場,同時擁有學歷與技術,競爭力相對就大一些。

部分畢業生「降級」讀職業學校接受培訓,謀求一技之長。 新華社
部分畢業生「降級」讀職業學校接受培訓,謀求一技之長。 新華社
招聘會促就業。 新華社
招聘會促就業。 新華社
2023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1158萬人,相比2022年增加82萬人,最新公布的青年失業率(16至24歲)為14.9%。新華社
2023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1158萬人,相比2022年增加82萬人,最新公布的青年失業率(16至24歲)為14.9%。新華社
內地在「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出現一定程度錯配。 新華社
內地在「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出現一定程度錯配。 新華社
在就業市場,同時擁有學歷與技術,競爭力相對就大一些。 新華社
在就業市場,同時擁有學歷與技術,競爭力相對就大一些。 新華社

普遍面臨薪金縮水

「我是本科畢業生,學的是中醫方面,當時就想去北京闖一闖,但在大環境下,我前年在北京一間地產公司做了一名保安,維持着基本生存。現在辭職了,想再學一門技術,和中醫相關的飲食健康。」已回浙江的小牟目前正在諮詢一些職校,希望春節後就可以再「回爐」學習,「『回爐』並不丟人,『無事可做』才會覺得丟人。」

教育部統計,2023屆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1158萬人,相比2022年增加82萬人,最新公布的青年失業率(16至24歲)為14.9%。據了降,不僅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近兩年有「回爐」的本科生,一些與軟件訊息工程、鐵路訊息技術、資源環境有關的職校也受青睞。

內地在「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出現一定程度錯配。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有的應該進行通識教育的大學,卻變為了『職業培訓所』,重視學生就業技能培養,這會影響到國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有的地方本科院校卻參照進行通識教育的大學辦學,想辦成綜合性大學,培養學術人才。這導致這些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時,缺乏競爭力。」

美國之音報道,中國年輕人就算有工可上,也普遍面臨薪金縮水、學歷貶值的困境。報道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吳姓中介人說,新冠疫情後,傳統名校或重點大學學生找工作或不成問題,但起薪已至少下砍3成,從疫情前的每月上萬元(人民幣,下同)縮水到僅約6000、7000元,連曾經風光一時的「海歸」留學生現在也乏人問津。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