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訪問︱水務署長邱國鼎冀一兩個月內完成檢討水費 研增加水源惟不會取代東江水

2024-01-21 00:00

水務署署長邱國鼎冀一兩個月內完成檢討水費。
水務署署長邱國鼎冀一兩個月內完成檢討水費。

食水是市民生活必需品,政府正檢討部分公共服務的收費水平,包括水費。水務署署長邱國鼎接受《星島》訪問時表示,在檢討水費時需考慮本港經濟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等因素,冀盡快在這一兩個月內完成檢討,又形容佔本港食水總用量達77%的東江水是本港最重要的水源,署方會從規劃角度增加其他水源供應,惟「唔會話可以點取代東江水」,至於購買東江水的費用稍增,亦屬正常調整。

檢討水費會考慮香港經濟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網誌指,在制訂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會檢視長期未調整的政府收費水平,包括一些公共服務。邱國鼎表示,水費水平由1995年至今未變,認同用者自負的原則非常重要,當局在檢討水費時會考慮水務署的經營賬目、整體香港經濟狀況、市民負擔能力等一籃子因素,冀盡快在「呢一兩個月」內完成檢討,再向外公布。

邱國鼎指檢討水費會考慮香港經濟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吳艷玲攝
邱國鼎指檢討水費會考慮香港經濟狀況及市民負擔能力。吳艷玲攝
邱國鼎冀盡快在這一兩個月內完成水費檢討。吳艷玲攝
邱國鼎冀盡快在這一兩個月內完成水費檢討。吳艷玲攝
邱國鼎冀盡快在這一兩個月內完成水費檢討。吳艷玲攝
邱國鼎冀盡快在這一兩個月內完成水費檢討。吳艷玲攝
邱國鼎稱東江水水價屬正常調整。吳艷玲攝
邱國鼎稱東江水水價屬正常調整。吳艷玲攝
邱國鼎強調東江水是本港最重要的水源。吳艷玲攝
邱國鼎強調東江水是本港最重要的水源。吳艷玲攝

東江水加價屬正常調整

政府上月與廣東省簽署東江水供水新協議,基本水價增幅為每年2.39%,今年至2026年每年的基本水價分別為港幣51億3624萬元、52億5900萬元及53億8469萬元。今年本港食水總用水量為10.68億立方米,邱國鼎指,東江水以往都有加價,今次屬正常調整,而協議供水上限達8.2億立方米,加上本地集水,可保障供水可靠性達99%。

被問到是否有空間降低東江水的比例,他強調東江水是本港最重要的水源,舉例指廣東省在2021年發生旱情,深圳、東莞等地區都出現限水情況,惟香港卻不受影響,全因東江水可源源不絕地供應。

雖然邱國鼎稱「唔會話可以點取代東江水」,不過他指,淡化海水、循環再用水、再造水不受氣候變化影響,可在極端天氣時發揮作用,水務署會增加使用。其中,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已於上月正式開始供水,每年最多可供應5000萬立方米,佔本港食水總用水量5%,若化淡廠第二期落成並供水,淡化海水佔食水總用水量可提升至10%,可應付最惡劣情况時、每人每日2公升水的維生需求。

以每立方米計算,海水化淡的成本為13元,較東江水的11元貴約18%。邱國鼎指,隨著科技進步,相信往後有空間壓縮成本。不過海水化淡廠設於海邊,屬優質土地,也是珍貴資源,水務署會留意新發展區如交椅洲人工島有否合適選址,考慮是否興建更多海水化淡廠,當局未有目標再大幅增加海水化淡的比例至10%以上。

水資源珍貴,除了穩定供應,水務署亦積極推廣節約用水。他指,疫情期間港人加強清潔,令用水需求突破10億立方米。署方已準備推行新一輪惜水運動,展望人均食水用量可由現時每年142立方米,降至2030年時的121立方米。

記者 蕭博禧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