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4歲童巴士站僅1米高墮地 個半小時後突吐血 照CT竟是「XXX」 母:離死亡很近!|Juicy叮

2024-01-18 06:54

有港媽以「黃金麻麻」的網名,在小紅書分享4歲兒子,最近一次瀕臨死亡的經歷,引起大批內地及本港網民的關注。
有港媽以「黃金麻麻」的網名,在小紅書分享4歲兒子,最近一次瀕臨死亡的經歷,引起大批內地及本港網民的關注。

有港媽以「黃金麻麻」的網名,在小紅書分享4歲兒子,最近一次瀕臨死亡的經歷,引起大批內地及本港網民的關注。

上月(12月)底,港媽攜同4歲兒子,在葵涌石籬邨一個巴士站等車,站內欄杆一個網狀擋板,疑有損壞被拆走。

兒子墮地起來不哭不鬧 沒外傷

當她拿八達通時,兒子從欄杆的罅隙,瞬間墮地,墮地高度僅約1.1米。

港媽說,兒子跌倒後,不哭不鬧,頭也沒有明顯的外傷,但一個半小時後,卻演變成以下可怕情況,幾乎喪命,「第一次感覺離死亡那麼近!」:

僅1米高墮地 4歲童個半小時後突吐血 照CT竟是...↓↓↓↓

有港媽以「黃金麻麻」的網名,在小紅書分享4歲兒子,最近一次瀕臨死亡的經歷。
有港媽以「黃金麻麻」的網名,在小紅書分享4歲兒子,最近一次瀕臨死亡的經歷。
帖文長近9百字,以「第一次感覺離死亡那麼近 好怕失去你」為題,仔細交代事件,吸引近千網民留言熱議。
帖文長近9百字,以「第一次感覺離死亡那麼近 好怕失去你」為題,仔細交代事件,吸引近千網民留言熱議。
事發在上月(12月)20日,約下午3:30,地點在葵涌石籬邨石安樓的巴士站。
事發在上月(12月)20日,約下午3:30,地點在葵涌石籬邨石安樓的巴士站。
港媽當時帶4歲兒子,到巴士站等車,站內一個欄杆擋板,疑有損壞被拆走。
港媽當時帶4歲兒子,到巴士站等車,站內一個欄杆擋板,疑有損壞被拆走。
當港媽掏八達通時,兒子從欄杆的罅隙,瞬間墮地。
當港媽掏八達通時,兒子從欄杆的罅隙,瞬間墮地。
從Google Map 2021年10月的照片,看到事發巴士站欄杆位置(紅圈),過去一直設有一網狀擋板,但事發時卻被拆走。
從Google Map 2021年10月的照片,看到事發巴士站欄杆位置(紅圈),過去一直設有一網狀擋板,但事發時卻被拆走。
港媽拍到事發地點,墮地高度僅約1.1米。
港媽拍到事發地點,墮地高度僅約1.1米。
港媽說:「1米多高,加上你(指兒子)自己1米,有2米的高度,後腦勺著地。」
港媽說:「1米多高,加上你(指兒子)自己1米,有2米的高度,後腦勺著地。」
4歲兒子墮地後,站起來,「沒有大哭,反而是害怕上不來那種恐懼。」
4歲兒子墮地後,站起來,「沒有大哭,反而是害怕上不來那種恐懼。」
一名好心男途人,抱了兒子上來,港媽看到兒子「臉是青的,嘴唇白了,不哭不閙。」
一名好心男途人,抱了兒子上來,港媽看到兒子「臉是青的,嘴唇白了,不哭不閙。」
港媽描述當時情況,「問你(兒子)哪裡痛,你說頭痛頭暈,好想睡覺,整個人都沒有精神了。」
港媽描述當時情況,「問你(兒子)哪裡痛,你說頭痛頭暈,好想睡覺,整個人都沒有精神了。」
港媽即時報警叫救護車,候車期間,兒子沒有嘔吐,「頭也沒有明顯的外傷。」
港媽即時報警叫救護車,候車期間,兒子沒有嘔吐,「頭也沒有明顯的外傷。」
港媽仔細交代時間:3點半摔倒 → 3點50救護車到 → 4點半開車去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期間有警察過來詢問) → 5點05分在醫院大堂候診
港媽仔細交代時間:3點半摔倒 → 3點50救護車到 → 4點半開車去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期間有警察過來詢問) → 5點05分在醫院大堂候診
到了瑪嘉烈醫院急症室分流站,給了「次緊急」。
到了瑪嘉烈醫院急症室分流站,給了「次緊急」。
5點05分,在醫院大堂候診時,港媽發現兒子越來越不對勁。
5點05分,在醫院大堂候診時,港媽發現兒子越來越不對勁。
「眼睛沒神,呼吸也急促,整個人都開始軟了......」
「眼睛沒神,呼吸也急促,整個人都開始軟了......」
「......說要吐,我立馬跑去拿個嘔吐袋,你吐了好多中午吃的殘留物,還帶有一點點血絲。」
「......說要吐,我立馬跑去拿個嘔吐袋,你吐了好多中午吃的殘留物,還帶有一點點血絲。」
港媽即時抱著兒子找醫生,醫生開了特急的綠色通道,叫她等叫名。
港媽即時抱著兒子找醫生,醫生開了特急的綠色通道,叫她等叫名。
但是,港媽抱著兒子行出去時,兒子就開始吐血,和流鼻血。
但是,港媽抱著兒子行出去時,兒子就開始吐血,和流鼻血。
「我害怕的哭了起來......一路抱你去急診室裡面等醫生看,裡面太多病人根本沒有優先看。」
「我害怕的哭了起來......一路抱你去急診室裡面等醫生看,裡面太多病人根本沒有優先看。」
這時,港媽的4歲兒子,斷斷續續一直吐血,「每吐一次血,我就問護士:什麼時候有醫生看?」
這時,港媽的4歲兒子,斷斷續續一直吐血,「每吐一次血,我就問護士:什麼時候有醫生看?」
結果,大約1個多小時後,才輪到兒子看醫生。
結果,大約1個多小時後,才輪到兒子看醫生。
6點50,兒子獲安排上病房,「上到病房也吐血,這裡的護士立馬緊急叫醫生照CT(電腦斷層掃描)。」
6點50,兒子獲安排上病房,「上到病房也吐血,這裡的護士立馬緊急叫醫生照CT(電腦斷層掃描)。」
然而,4歲兒已經慢慢開始失去意識,「衣服都是用剪掉,才能換病服。」
然而,4歲兒已經慢慢開始失去意識,「衣服都是用剪掉,才能換病服。」
晚上8點,照了CT上來,護士說要轉到ICU(深切治療部),這時港媽說:「我就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了。」
晚上8點,照了CT上來,護士說要轉到ICU(深切治療部),這時港媽說:「我就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了。」
CT報告出來,4歲兒被驗出「腦出血」,此外有腦骨折情況,耳朵也有骨折,要緊急做開顱手術。
CT報告出來,4歲兒被驗出「腦出血」,此外有腦骨折情況,耳朵也有骨折,要緊急做開顱手術。
港媽說,兒子血塊很大,壓迫左邊的腦神經,兒子在ICU病房有休克過,還胡言亂語,「說一大堆我聽不懂的話。」
港媽說,兒子血塊很大,壓迫左邊的腦神經,兒子在ICU病房有休克過,還胡言亂語,「說一大堆我聽不懂的話。」
當晚,10點40進手術室,凌晨1點22分,醫生出來,通知手術順利。
當晚,10點40進手術室,凌晨1點22分,醫生出來,通知手術順利。
港媽說:「2個多小時的等待,我都非常冷靜,聽到順利這2個字,我就綳不住的哭起來,感謝你挺過來了。」
港媽說:「2個多小時的等待,我都非常冷靜,聽到順利這2個字,我就綳不住的哭起來,感謝你挺過來了。」
「看著你身上插著好多管,頭部有一道很長的傷口,耳朵也出血,真的太可憐了......」
「看著你身上插著好多管,頭部有一道很長的傷口,耳朵也出血,真的太可憐了......」
「......你才4歲,還有大好時光,為什麼要你一天時間,經歷了那麼多苦,以後還是個未知數。」
「......你才4歲,還有大好時光,為什麼要你一天時間,經歷了那麼多苦,以後還是個未知數。」
手術後,再照CT,腦部還殘留一些瘀血,港媽指,醫生說看看它(瘀血),會不會自己消化,萬一不能,還要第二次手術。
手術後,再照CT,腦部還殘留一些瘀血,港媽指,醫生說看看它(瘀血),會不會自己消化,萬一不能,還要第二次手術。
該港媽在帖文的最新留言表示,兒子已在本月(1月)4日出院。
該港媽在帖文的最新留言表示,兒子已在本月(1月)4日出院。
至於兒子腦內的瘀血,港媽表示,照CT,終於沒有瘀血。
至於兒子腦內的瘀血,港媽表示,照CT,終於沒有瘀血。
港媽在帖文中表示,兒子現在恢復得也挺好,只是右手右腳有點沒力,已排期做物理治療。
港媽在帖文中表示,兒子現在恢復得也挺好,只是右手右腳有點沒力,已排期做物理治療。
至於事發現場,該巴士站疑損毀的欄杆,該港媽表示,已圍起,「可能是當天報警的時候,警察去提醒要圍着。」
至於事發現場,該巴士站疑損毀的欄杆,該港媽表示,已圍起,「可能是當天報警的時候,警察去提醒要圍着。」

 

 

港媽的帖文長近9百字,以「第一次感覺離死亡那麼近 好怕失去你」為題,仔細交代當日,由摔倒叫救護車,和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醫的全過程,並附有清楚時序。

她表示,救護車當日下午3:50到場,4:30開車去醫院。到達瑪嘉烈醫院急症室,兒子被分流為「次緊急」。

下午5:05在大堂等候時,即離摔倒後約1小時30分,開始吐一點點血絲其後斷斷續續一直吐血,等約1小時後看醫生。

到6:50,獲安排上病房,上到病房也吐血,護士急召醫生照CT,終發現原來僅1米高的墜地意外,對4歲兒帶來了致命後果,詳見上列圖輯。

至晚上8點,照了CT轉ICU(深切治療部),10:40進手術室,手術一直做了兩小時。

小童母:5:05候診吐血 8點照CT轉ICU

部分網民憑港媽仔細交代的求醫時序,熱議醫治是否有所延誤,包括:救護車為什麼現場等約40分鐘,此外,小童吐血,為什麼在急症室,仍未即時獲醫治;5:05吐血,8點照CT轉ICU,「這明明是緊急事故,為什麼拖那麼久?」「都吐血了,還不是緊急?」

部分內地網民表示,若同樣小童吐血,在內地醫院的急症室,會獲優先處理。

小童母:急症室內有太多病人 醫生已開綠色通道

不過,涉事港媽回覆留言時表示,救護車到場時,兒子沒有外傷,沒有流血,問他什麼都能答,可能看似不那麼嚴重。港媽又指,當日急症室內有太多病人,她向醫生求助時,醫生已開了加急的綠色通道,著她等叫名。

有本港網民留言分享,女兒小時摔過一次頭,白車送瑪嘉烈醫院,「等待時,她突然吐了,就馬上安排去見醫生。」另有網民懷疑當時可能急症實在太多,醫生已按病情緊急程度,盡速處理。

《星島頭條》記者就此向消防處及瑪嘉烈醫院查詢,獲以下回覆:

網民熱議是否延誤醫治?消防處及瑪嘉烈醫院咁回應 要點如下:↓↓↓↓

港媽仔細交代當日,由跌倒叫救護車,和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醫的具體時間,令部分網民因此熱議醫治有否延誤。
港媽仔細交代當日,由跌倒叫救護車,和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醫的具體時間,令部分網民因此熱議醫治有否延誤。
部分網民意見。有網民認為小童吐血應獲立即治療。
部分網民意見。有網民認為小童吐血應獲立即治療。
有本港網民分享,女兒摔頭,送院嘔吐,立即安排見醫生。有網民懷疑當時可能急症實在太多。
有本港網民分享,女兒摔頭,送院嘔吐,立即安排見醫生。有網民懷疑當時可能急症實在太多。
以下是港媽交代當日意外及醫治的時序:
以下是港媽交代當日意外及醫治的時序:
下午3點半摔倒 → 3點50救護車到 → 4點半開車去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期間有警察過來詢問) 被分流為「次緊急」
下午3點半摔倒 → 3點50救護車到 → 4點半開車去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期間有警察過來詢問) 被分流為「次緊急」
5點05分在醫院大堂候診 吐血絲 → 其後斷斷續續一直吐血 → 約1個多小時後看醫生 → 6點50上病房,上到病房也吐血,急召醫生照CT → 8點照了CT轉到ICU → 10點40進手術室 → 1點22分醫生出來通知手術順利
5點05分在醫院大堂候診 吐血絲 → 其後斷斷續續一直吐血 → 約1個多小時後看醫生 → 6點50上病房,上到病房也吐血,急召醫生照CT → 8點照了CT轉到ICU → 10點40進手術室 → 1點22分醫生出來通知手術順利
消防處發言人回覆《星島頭條》表示,消防處消防通訊中心於2023年12月20日下午3時40分,接到一宗緊急救護召喚。
消防處發言人回覆《星島頭條》表示,消防處消防通訊中心於2023年12月20日下午3時40分,接到一宗緊急救護召喚。
報稱在葵涌石籬(一)邨石安樓巴士站對開有人跌倒,該處隨即調派救護車前往現場。
報稱在葵涌石籬(一)邨石安樓巴士站對開有人跌倒,該處隨即調派救護車前往現場。
救護人員於當日下午3時50分,到達現場。
救護人員於當日下午3時50分,到達現場。
並發現一名受傷男童,即時按輔助醫療程序,為傷者進行檢查及治理。
並發現一名受傷男童,即時按輔助醫療程序,為傷者進行檢查及治理。
消防處發言人指,該名男童的父母當時亦有在場,惟他們情緒較為激動。
消防處發言人指,該名男童的父母當時亦有在場,惟他們情緒較為激動。
因此,救護人員主動安撫男童及其家屬情緒。
因此,救護人員主動安撫男童及其家屬情緒。
救護車於下午4時16分將傷者送院,並於下午4時36分抵達瑪嘉烈醫院。
救護車於下午4時16分將傷者送院,並於下午4時36分抵達瑪嘉烈醫院。
消防處發言人又表示,在送院途中,救護人員一直密切監察傷者的身體狀況。
消防處發言人又表示,在送院途中,救護人員一直密切監察傷者的身體狀況。
傷者於送院途中及到達醫院時,情況穩定及一直保持清醒。
傷者於送院途中及到達醫院時,情況穩定及一直保持清醒。
警方發言人表示,上月(12月)20日下午3:44分,接獲一名約30歲姓余女子報案,指其4歲兒子,從巴士站一個損壞的欄杆跌下受傷。
警方發言人表示,上月(12月)20日下午3:44分,接獲一名約30歲姓余女子報案,指其4歲兒子,從巴士站一個損壞的欄杆跌下受傷。
該4歲童送院時清醒,事件列為有人意外受傷。
該4歲童送院時清醒,事件列為有人意外受傷。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表示,為保障病人私隱,院方不會在未獲病人監護人授權下透露病人的詳細臨床情況。
瑪嘉烈醫院發言人表示,為保障病人私隱,院方不會在未獲病人監護人授權下透露病人的詳細臨床情況。
發言人指,根據社交媒體提供的資料,已檢視有關個案。
發言人指,根據社交媒體提供的資料,已檢視有關個案。
院方在病人住院期間,有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作專業診斷,並因應其病情轉變,為其安排和提供適切的治療方案。
院方在病人住院期間,有根據病人的臨床情況作專業診斷,並因應其病情轉變,為其安排和提供適切的治療方案。
發言人表示,病人現時已康復出院。
發言人表示,病人現時已康復出院。

 

 

警方發言人表示,上月(12月)20日下午3:44分,接獲一名約30歲姓余女子報案,指其4歲兒子,從巴士站一個損壞的欄杆跌下受傷,該4歲童隨後由救護車送往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理,他送院時清醒,事件列為有人意外受傷。

兒童頭部外傷 有以下一項症狀 立即到急診室:↓↓↓↓

小童有頭部外傷,有以下任何一項症狀或情況,須立即到急診室求醫。
小童有頭部外傷,有以下任何一項症狀或情況,須立即到急診室求醫。
意識越來越不清(不容易叫醒或叫不醒)
意識越來越不清(不容易叫醒或叫不醒)
劇烈頭痛(即使已服用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劇烈頭痛(即使已服用止痛藥,也無法緩解)
持續性嘔吐(禁食中仍出現作嘔,甚至噴射性嘔吐發生三次以上)
持續性嘔吐(禁食中仍出現作嘔,甚至噴射性嘔吐發生三次以上)
無法溝通或極度的煩躁不安,安撫後仍不停的哭鬧
無法溝通或極度的煩躁不安,安撫後仍不停的哭鬧
手腳一側或雙側軟弱(漸漸癱瘓狀),或無法正常走路、爬行或講話
手腳一側或雙側軟弱(漸漸癱瘓狀),或無法正常走路、爬行或講話
全身或局部抽搐
全身或局部抽搐
一歲半前的嬰幼童,出現前囪門鼓起
一歲半前的嬰幼童,出現前囪門鼓起
高處墮下(特別是3呎高以上)
高處墮下(特別是3呎高以上)
懷疑頭骨破裂(鼻孔或耳孔流出血液或透明液體、耳後或眼附近有瘀血)
懷疑頭骨破裂(鼻孔或耳孔流出血液或透明液體、耳後或眼附近有瘀血)
嚴重出血徵狀,如面色蒼白,全身出冷汗,或暈眩
嚴重出血徵狀,如面色蒼白,全身出冷汗,或暈眩
年幼傷者(尤其一歲以下)
年幼傷者(尤其一歲以下)
失去記憶、言語失常
失去記憶、言語失常
行動異常、遲緩、手腳麻痺
行動異常、遲緩、手腳麻痺

消防處發言人表示,消防處消防通訊中心於2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