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發展認可度創新高  近7成受訪者願北上

2024-01-16 17:42

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發展認可度創新高,7成受訪者願北上。陳浩元攝
香港青年對大灣區發展認可度創新高,7成受訪者願北上。陳浩元攝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廣青總)今日公布《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3|學業篇》,調查發現,近7成香港青年願意北上發展,且受訪青年對赴內地升學進修興趣大增;內地畢業港生中有近半打算回港發展,與留在廣東的比例相若。廣青總執行主席郭基煇表示,鼓勵青年尋找自己的舞台,指無論香港青年留港或到內地發展,或內地青年來港發展,「都應該支持佢哋為找到合適的舞台而努力」。

廣青總聯同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所及香港大學組成研究團隊,於2023年9月至10月隨機抽樣訪問了1000名15至39歲的香港青年,並訪問530名居住在廣東省的香港青年,了解了青年對大灣區發展的看法。

調查發現近7成香港青年願意北上發展。陳浩元攝
調查發現近7成香港青年願意北上發展。陳浩元攝
調查發現近7成香港青年願意北上發展。陳浩元攝
調查發現近7成香港青年願意北上發展。陳浩元攝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公布《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3|學業篇》調查。陳浩元攝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公布《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3|學業篇》調查。陳浩元攝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公布《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3|學業篇》調查。陳浩元攝
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公布《香港青年大灣區發展指數2023|學業篇》調查。陳浩元攝
郭基煇更鼓勵青年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陳浩元攝
郭基煇更鼓勵青年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陳浩元攝
霍啟山表示,做青年工作及制定青年政策首先要了解青年人的需要。陳浩元攝
霍啟山表示,做青年工作及制定青年政策首先要了解青年人的需要。陳浩元攝
麥同學表示,為了更有系統學習中醫,選擇在內地就讀。陳浩元攝
麥同學表示,為了更有系統學習中醫,選擇在內地就讀。陳浩元攝
吳同學表示內地的數理化專業較香港難,但克服後就有多種專業可以選擇。
吳同學表示內地的數理化專業較香港難,但克服後就有多種專業可以選擇。

廣青總主席霍啟山表示,今次調查顯示,近7成的受訪者對大灣區發展規劃感「認同」或「非常認同」,與2021年的35%相比,增幅近一倍,創下追蹤指數自2017年的新高。調查亦發現,近七成受訪者願意去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相較於2021年的41%明顯上升,同樣創出新高。

近半港生欲回港 內地讀書助了解國情

在有升學或進修計劃的香港受訪者中,其中七成以上有意願赴內地升學或進修。調查亦顯示香港青年赴大灣區的意願和收入有關聯,收入越高的人群去內地城市發展的意願越大,月薪逾5萬元的受訪者中,逾8成表示願意,月薪在1萬元以下的香港青年群體願意前往大灣區發展的比例則僅有2成。

受訪者之中,約5成表示赴內地升學原因是未來有在內地發展的打算,以及學費、生活費用相對香港較低。另外,「想體驗內地人文生活,了解國情」、「希望有更廣闊的學科選擇」、「未能夠在香港升學」等因素也是香港青年赴內地升學的原因。被問到未來五年最大機會在哪裡生活及發展,近半數已身處內地的受訪者傾向留在廣東省,42%選擇回流香港發展。

研習中醫 內地就學助了解國情及方針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就讀中醫內科學博士生的麥智恆表示,若在香港學習中醫,許多老師都來自內地,學生亦需要到內地的三甲醫院實習,故為了更系統的學習中醫,他選擇在內地就讀。他表示相對在香港,內地就讀可幫助了解國情及方針政策,同時了解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差異,幫助他在內地進一步發展創業。
另一港生吳汶僖在暨南大學就讀應用化學系,他表示內地的數理化專業對香港同學來說比較難,但克服後就有多種專業可以選擇。現時他計劃回港修讀碩士課程,他指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學位亦受國際認可,有助提高他的競爭力。

記者 郭穎彤

---

《星島申訴王》將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