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賴清德僅4成得票率勝出 國台辦:民進黨不代表主流民意

2024-01-14 09:52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大選。路透社/美聯社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大選。路透社/美聯社

台灣大選昨日舉行,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執政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取得超過558萬票,得票率僅40%,擊敗國民黨的侯友宜及民眾黨的柯文哲,成為台灣新一任領導人,並助民進黨首次連贏三屆大選,但該黨在立法院喪失主導地位。賴清德指,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任內重要使命,將依照「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昨晚發表評論表示,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北京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美國總統拜登回應台灣大選結果,表明「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

▍本報中國組 ▍

相關新聞:
台灣大選|外交部:島內局勢如何變化 不改台灣屬中國一部分的事實
台灣大選︱國台辦評論:民進黨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
台灣大選|蔡英文向侯柯致敬 新領導人將啟動在野溝通化解分歧
台灣大選| 賴清德、蕭美琴謝票  「將依照憲政體制維持現狀」

賴清德勝選,意味着擁有「台獨」黨綱的民進黨繼2016年、2020年之後,連續第三次贏得執政權。台灣自1996年民選領導人後,歷任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共出現3次政黨輪替,每次都是8年替換,賴清德打破了這個「魔咒」。不過,他得票率僅為40%,僅高於陳水扁2000年當選的得票率39.3%。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台灣大選。美聯社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台灣大選。美聯社
在台北,民眾今早等待投票所開放投票。 路透社
在台北,民眾今早等待投票所開放投票。 路透社
台灣今日舉行大選,民眾在北市大安國中投票所排隊等候投票。 中時
台灣今日舉行大選,民眾在北市大安國中投票所排隊等候投票。 中時
賴清德完成投票。 路透社
賴清德完成投票。 路透社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台灣大選。路透社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台灣大選。路透社
蕭美琴到新北市永平國小投票,卻出現意外插曲,將身分證放在車上。 中時
蕭美琴到新北市永平國小投票,卻出現意外插曲,將身分證放在車上。 中時
趙少康投票蔣萬安陪同。 中時
趙少康投票蔣萬安陪同。 中時
蔡英文完成投票。 中時
蔡英文完成投票。 中時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台灣大選。路透社
賴清德僅以4成得票率勝出台灣大選。路透社


拜登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獨」

台灣昨天風和日麗,投票率71.86%(上屆為74.9%)。全日投票過程大致順暢,下午4點,各票站關閉,隨即唱票點票,得票數字即時經媒體播出。

點票開始約半小時,賴清德的得票率先突破百萬,侯友宜排第二,柯文哲第三。眼見賴清德的領先幅度不斷擴大,綠營支持者傍晚湧往其台北競選總部,提前歡呼慶祝,附近水洩不通。昨晚8點40分,賴清德在民進黨中央黨部開記者會宣布當選並感謝支持者。

僅高於阿扁2000年得票率

賴清德表示,民進黨的勝利具有3個意義,顯示台灣「選擇站在民主這邊」,「用行動成功抵禦外部勢力介入」,「不會轉向更不會走回頭路」。

對於兩岸關係,賴說:「我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地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然而面對中國文攻武嚇,我也有守護台灣的決心。」

侯友宜致歉:尊重人民選擇

在賴清德宣布勝選前半小時,侯友宜率先宣布落敗並鞠躬道歉。他說,尊重人民的選擇,恭喜賴清德和蕭美琴,希望各黨派選後團結,共同面對台灣的挑戰。侯友宜敗選後,將繼續完成新北市長餘下任期。據中選會數據,侯友宜獲467萬票,輸賴清德91萬票。

在民眾黨柯文哲的競選總部,年輕支持者情緒低落,部分人甚至掉下眼淚。柯文哲昨晚稱,民眾黨已成為關鍵的在野力量,相信支持者4年後還是會把票投給柯文哲。

「選舉阻擋不了統一大勢」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昨晚發表評論,全文如下:「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次選舉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改變不了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越走越親的共同願望,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

「我們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立場一以貫之,意志堅若磐石。我們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與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各界人士一道,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