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童被拐35年後找到家 母親含淚喂兒子吃兒時吃過的蜂蜜

2023-12-29 14:55

被拐35年的男孩終於再和父母團聚。
被拐35年的男孩終於再和父母團聚。

1988年,四川綿陽市6歲男孩薛小軍被拐至江蘇,並改名陳順。他很多事情已經記不清了,但還記得父母是養蜂人,也記得那一碗碗家鄉的蜂蜜。憑借深藏的記憶,長大後他四處尋親。12月28日下午,一家人時隔35年終得團聚,一家人緊緊擁抱,喜極而泣。陳順也再一次吃到了家鄉的味道,依舊是母親親手喂到他嘴裡。「還是兒時的味道,還是家的味道。」陳順告訴極目新聞記者。

幼年時的陳順與父母、妹妹生活在綿陽北川縣的大山中,父母是養蜂人,家裡養了五箱蜜蜂。母親對陳順疼愛有加,只要他嘴饞了,母親就會用碗裝滿香甜的蜂蜜,端到他面前讓他喝掉,這也成為了陳順一生難忘的味道。

被拐賣35年,四川男童再和父母團聚。 新華社
被拐賣35年,四川男童再和父母團聚。 新華社
被拐賣35年,四川男童再和父母團聚。 新華社
被拐賣35年,四川男童再和父母團聚。 新華社
被拐賣35年,四川男童再和父母團聚。母親再親手喂兒子一口蜂蜜。 新華社
被拐賣35年,四川男童再和父母團聚。母親再親手喂兒子一口蜂蜜。 新華社
薛小軍被拐35年後再能和父母團聚。
薛小軍被拐35年後再能和父母團聚。
薛小軍接受記者採訪時依然激動不已。
薛小軍接受記者採訪時依然激動不已。
薛小軍接受記者採訪時依然激動不已。
薛小軍接受記者採訪時依然激動不已。

1988年5月,母親帶著6歲的陳順去綿陽市安州區(原安縣)的外婆家走親戚,陳順在外婆家門口玩耍時失蹤。當時,家人發動了數十名親友,跑遍了周邊所有的村子,甚至前往附近城市的車站尋找,仍一無所獲。

兒子的失蹤成為了父母心中的一根刺,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尋找。多年來,父母把女兒寄養在親戚家,天南海北地尋找陳順,花光了路費,他們就回四川繼續養蜂賺錢。但多年的奔波,卻沒有一絲音訊。

如今,陳順的父親已年過七旬,家裡不再大量養蜜蜂了,但始終還會留著一箱。父親總是對女兒說:「你哥哥應該記得家裡的蜜蜂,他小時候喜歡吃蜂蜜,留下這一箱,也許來年春天他會跟著蜜蜂找到回家的路。」

在陳順的記憶中,自己是被人拐走的,此後帶到了江蘇一戶人家裡,很多事情已經記不清了,但他還記得親生母親的名字和那一碗碗家鄉的蜂蜜。

陳順成人後,從鄰居那裡聽說自己可能是四川人,便決定尋找親生父母。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錢,茫茫人海,想要找到毫無線索的家談何容易。

「我相信在世界的另一頭,我的親生父母在想著我,他們也會盼我回家。」陳順說,他近年在網上看到一個個尋親成功的案例,便找到了尋親志願者和綿陽市公安局。11月下旬,經公安部打拐系統跨省警務協作,綿陽警方、江蘇警方兩地公安DNA實驗室聯合鑒定明確,綿陽北川薛明貴、周本英夫婦與陳順符合三聯體遺傳規律,系父母子女關係。

離家35年,41歲的陳順在得知找到親生父母後,表示心情很激動,但又擔心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到這個家。

12月28日下午,和父母失散35年的陳順終於在成都和父母見面,當父母走近他身邊的一刻,陳順「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面前,三人都是淚如雨下。陳順的母親對丈夫說,「來摸摸你的兒子」,父親雖然如今眼睛無法看見,但自從團聚後,手就再沒和兒子分開。

陳順的妹妹也趕到了現場,妹妹還專程為陳順帶來了家裡的蜂蜜。35年後,陳順終於再一次吃到了家鄉的味道,依舊是母親親手喂到他嘴裡。「還是兒時的味道,還是家的味道。這35年來,我再也沒吃過任何的蜂蜜,害怕自己忘記家裡蜂蜜的味道。」陳順表示,這是屬於他的獨家記憶。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