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發表《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 明年馬鞍山試行引入都市農場

2023-12-14 17:53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發表《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發表《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14日)發表《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藍圖提出了8大發展範疇,充分考慮了不同漁農業界別的特性和獨特情況,全面支援業界發展。他期望漁農業界未來可升級轉型,邁向現代化、集約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並融入粤港澳大灣區發展布局。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發表《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今日發表《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左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左一)。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左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左一)。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葉偉豪攝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葉偉豪攝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葉偉豪攝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葉偉豪攝

15年內將都市農場融入新發展市鎮及社區

發布會下午3時在上水大龍實驗農場舉行。據介紹,藍圖提出循產業化的方向,促進漁農業的可持镇發展,並通過8大發展範疇,包括「基礎設施支援 」、「加強財政支援 」、「科技應用 」、「人力資源及培訓 」`「行業組織 」、「營運環境 」、「產業多元化 」和「創造機遇 」下的具體措施,推動行業面向市場,形成行業優勢及邁向規模經濟,讓行業得以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於5年內,倍增養殖海魚年產量至1,200公噸。農業方面,劃定農業優先區,推進農業園計劃,引入都市農業等,明年在馬鞍山試行,15年內將都市農場融入新發展市鎮及社區。

謝展寰致詞時指,政府在過去兩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要和業界攜手制定藍圖,充分展示政府推動本地漁農業發展的決心。環境局以及漁農自然護理署亦聯同本地主要的漁農團體,舉辦了接近20場諮詢活動,接觸了數以百計的漁農業界代表及相關持份者,最終制定了一份符合業界期望,亦可以有助推動業界發展的藍圖。

謝展寰續指,明白漁農業界對行業未來發展有不同的期望,為了讓業界擔當更主導的角色,政府鼓勵行業的組織發展,並讓他們參與不同的項目,例有別於以往政府的保育工作,會邀請綠色團體作管理,政府今次希望可以邀請漁農業界,組織並參與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中的漁塘運作和管理。

香港漁農業技術停留在較粗淺階段  將難競爭

謝展寰於發布會上了解本地漁農產品,更即場試食小黃瓜等本地蔬果。他於會後接受傳媒採訪時指,政府一直從產業角度,思考怎樣延續漁農業的生產,又指世界一直慢慢地發展,周邊的地區的技術更不斷突飛猛進,香港漁農業技術假如仍停留在較粗淺的階段,將很難再作競爭。現時政府的方向是,從土地及財政支援入手,同時更重要的是慢慢演變成科技化、集約化。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表示,現在香港每年的農業年產量是1.5萬公噸,政府希望在15年內增加4倍至每年到6萬公噸。他承認目標進取,但指出在政府劃定一些農業優先區下,將來的農地是會增加;同時,透過引入科技和一些設施的改善,例如加建溫室、防雨棚,甚至做一些較先進的水耕的設施,都相信可以增加整體農業生產。

記者:趙克平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