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國際輿論仍由西方媒體主導 香港可從多方面展示自身優勢

2023-12-03 13:05

教育大學前校長、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資料圖片)
教育大學前校長、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資料圖片)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今早(12月3日)在商台節目表示,目前國際輿論由外國尤其西方的媒體主導,本港要在這個國際環境下求發展,需從多方面展示優勢,方可「說好香港故事」。

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資料圖片)
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顧問張炳良。(資料圖片)

毋須避忌自身不足 免讓外媒感「報喜不報憂」

張炳良指,香港在疫情復常後已整體恢復舉辦國際活動、航空業運力恢復只是時間問題,「基本盤「沒有受影響,現時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復蘇,但同時要加強展示制度優勢,消除外圍對香港的懷疑。他提到,香港比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甚至日韓都要遲恢復通關,搶不到「頭啖湯」,市民和旅客消費模式亦正在轉變,加上中東戰事的影響無法預計,導致全球的經濟比年初預測的差,認為香港要針對額外衝擊多作籌劃。

他指本港正面對地緣政治和內部政治挑戰,由西方媒體主導、對香港的輿論仍是負面,香港需要加強展示自由、開放、多元等制度優勢,發揮市場力量,消除外圍疑慮。他認為政府需要有策略地接觸西方媒體,避免外界誤解香港政府只容許媒體「報喜不報憂」、限制採訪自由等,而過去幾年香港即使面對風浪,但國際銀行對香港表現的評價仍好,所以香港應展示出「不避忌自身不足」的自信姿態,對批評也不用反應過大。

張炳良指出,香港要在今日世界格局下展現自身優勢,其一需要承認「世界變了」,以往香港擁有活力、制度軔性,吃遍四方,兼具內地優勢及國際聯繫,這定位在冷戰後期、中美關係穩定良好,歐美視中國為新市場、貿易伙伴而不是威脅時,相當吃得開。但當今世界格局已有不同,出現了兩極化現象,中美仍有很多猜疑,美國以用各種方或遏制香港發展。但這不代表香港價值已失去,始終環球貿易已到到「互相依賴」的程度,貿然終止合作對全球都有所衝擊,香港要察覺威脅之餘,同時也要做好自己,從多方面展示優勢。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