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皮膚病新個案逐年攀升 公院人手不足猶如死症

2023-12-03 08:30

公營醫院缺乏皮膚科專科門診,加上醫生人手不足,均是樽頸所在。衞生署數據顯示,「嚴重皮膚病新症」的比例逐年攀升,由去年佔約12%,增至今年首9個月佔約14.6%。但截至今年9月30日,社會衞生服務醫生職系核准編制的32個崗位,僅有29人到位,整體空缺率達9.4%。

29名醫生負責32696宗新症

雖然署方指醫生會在11間診所輪候工作,但按今年首9個月有25,104宗皮膚專科新症轉介計算,即使29名醫生一同當值,每人仍要處理最少866宗個案。去年數字更誇張,29名醫生要負責32,696宗新症,即每人要處理最少1,127宗個案。在29名醫生中,僅9人擁有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資格,除看診亦要兼顧門診當值醫生的臨場支援和指導工作,工作量更見繁重。

濕疹關注組註册社工黃敏兒表示,中至嚴重程度濕疹患者「根本唔等得」,結果一是赴私家看診,一是到急症室求醫,但全港醫院只有兩間教學醫院即瑪麗及威爾斯醫院有提供皮膚科專科門診,濕疹病人如在其他醫院急症室看急症後需跟進,也要轉介回該區的衛生署皮膚科診所。

早年將皮膚科與性病視作同類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指,政府早年將皮膚科與性病歸作同類,處理需求以「公共衞生」而非「治療病人」角度,只求不傳播擴散,故未在公院廣設專科門診治療。在公營醫療人手短缺下,他建議加強公私營協作以解難。他又認為,衞生署在行政及財政上的掣肘較多,若由醫管局主導會更好。

醫務衞生局回覆指,濕疹是常見皮膚病類別,病情相對輕微者,一般可由其熟悉的基層醫療醫生作全人醫治,大部分情況毋須轉介至皮膚科診所跟進,病情較嚴重者始會被轉介。對公營服務資源會否重新分配,醫衞局指醫管局和衞生署會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強合作,不時檢視公營皮膚科專科服務。

記者:脫芷晴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