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判頭致電求救後未被尋獲街頭失救亡 死者女兒斥前線「冇做多步」令她失去父親

2023-11-29 11:38

死者女兒賴曉晴(左白衫)及死者太太(深藍色外套)。吳艷玲攝
死者女兒賴曉晴(左白衫)及死者太太(深藍色外套)。吳艷玲攝

於砵蘭街頭感不適的65歲裝修判頭致電999求救,惟警察、消防及救護皆未能找到其位置,終在2個半小時後被途人發現倒臥街頭。死因研訊今進入第3天,研訊各方總結陳詞,家屬代表再三斥責警察、消防及救護當時在找不到人的情況下,沒有通知上級,或請示警方使用手機定位系統,斥責前線人員「冇做多步」,認為前線工作重要,需接受培訓;警察及消防代表陳詞則指,警察、消防的服務需平衡公共資源,陪審團應考慮各部隊人員的角色,別以「後見之明」作分析。死因裁判官明天將引導陪審團作裁決。

死者女兒賴曉晴陳詞指,經過兩日研訊後仍然不能理解為何當死者多次稱「抖唔到氣」、「頭暈」的情況下,警察接線生會判斷其狀態清醒;而且當死者並不能清楚說出完整地址,警察、消防及救護亦找不到人的狀況下,並沒有要求使用手機定位系統。

死者女兒賴曉晴(左白衫)痛斥前線當時「無多做一步」,令她失去最愛的父親。吳艷玲攝
死者女兒賴曉晴(左白衫)痛斥前線當時「無多做一步」,令她失去最愛的父親。吳艷玲攝

警務署及消防處代表律師梁丹陳詞時指,第2批救護人員在當日上午8時43分到場時已見死者有屍斑、屍彊等情況,估計與其實際去世的時間有差距,向家屬表示慰問,指生命的失去無疑是不幸事件,但相信死者並不是經歷漫長而痛苦的等待而離世。梁又引述法醫推斷指死者死於支氣管肺炎,其長期疾病亦會加速發病,亦難判斷死者當時若有醫療援助是否就能獲救。

梁丹強調不能以事發6年後的「後見之明」理解事件,要從當時每人的角色去分析,舉例指「賣瓦仔」、「美光」及「連城」等行內術語,在初次聽時會令人摸不著頭腦,又指若然救護搜索了十多個街口後,知道死者位於幾個街口後,必定會到場救援。

梁續指,警方及消防的系統基於保安考慮不能上網連線,雖於事發後各方已優化指引,引入新科技,例如AML定位系統等,認為隨著科技發展能幫忙處理類似狀況。

賴曉晴其後補充指,明白法醫所指即時的救援未必有效,但若找到人,至少家屬可以見死者最後一面,可以說「爸爸你安心上路啦」,而不是到場時「摸都唔摸得」、「一句嘢都冇講」。賴曉晴對梁稱「(說話)要憑良心講」。賴又指犧牲了一條生命去換取系統的改善,她認為父親十分偉大,再強調所有前線人員都需接受培訓。死因裁判官明天將向陪審團作引導詞,之後陪審團會退庭商議裁決。

法庭記者:廖凱霖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