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傳向內房提供無抵押貸款 摩通形容屬冒險之舉 恐陷信用風險 建議沽空

2023-11-24 11:55

彭博引述消息報道,內地金融監管部門據悉考慮允許銀行首次向房企提供無抵押的流動資金貸款,為資金鏈緊張的房企紓困。摩根大通表示,若措施落實,特別是向困境民營房企提供更多此類貸款,恐帶來中期信用風險。

摩通表示,未能從銀行方面證實相關報道,如果媒體報導屬實,將是「冒險之舉」,建議沽空銀行股、長倉內房股。摩通又認為,實施這樣的措施將具挑戰性,因為銀行出於對信用風險的擔憂可能會規避此類指引。

摩通續指,連續的利好消息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支持內房股,但不具可持續性,如以之前板塊上升周期的18%平均回報率來看,內舠股可能還有6%的上升空間。

該行補充,儘管更多的融資支持可能會有選擇、有條件地提供給民營開發商,但不認為無抵押貸款或房企白名單會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因樓市銷售仍然疲軟。困境房企除了在保交樓方面會獲得幫助之外,不太可能獲得任何有意義的幫助。

官媒:加強支持內房融資

至於《新華社》旗下《上海證券報》最新報道指,相比國有企業,民營房企當前面臨的挑戰更加突出,客觀上更需要融資政策呵護和支持,但部分金融機構對於民營房企的融資需求仍然存在明顯的避險心態,金融對於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結構仍需進一步優化。

報道指,要恢復市場對民營房企的信心,除了加大政策托底和推進力度,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資本市場主體,需「擰成一股繩」合力加大支持力度,形容是「要有幾家抬」。

報道指,針對民營房企,不僅需要政策層面加大政策托底力度和工作推進力度,相關支持工具要擴容增量,惠及更多民營房企。在「第二支箭」支持下,民營房企發債融資整體穩健,向市場傳遞出積極信號,截至11月22日已累計支持約20家民營企業發行超過360億元人民幣債務融資工具。

仍需監管部門出台相關配套

此前彭博報道指,監管部門正起草方案,允許商業銀行為部分符合條件的開發商提供流動資金貸款。房企獲得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後,不需要提供土地等抵質押物,而且可用於日常生產經營周轉,將可能有助於房企騰出資金用於債務償付。

報道又引述消息指出,對於部分已出險房地產開放商,監管部門考慮設立主銀行負責機制,即由一家銀行牽頭,協調主要債權銀行,討論並制定針對該房地產開發商的金融支持方案。此外,上述措施的落實需要監管部門出台相關配套政策,令這些風險較大的業務未來出現壞賬時,相關機構和個人可以免於被追責。目前有關討論仍在進行,可能會作出調整。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