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虐兒會上年度接187宗疑虐兒個案 身體虐待佔過半 重申應禁體罰

2023-11-16 16:50

防止虐兒會指會方上年度接獲1,232宗熱線舉報及諮詢,187宗屬懷疑虐兒個案。趙克平攝
防止虐兒會指會方上年度接獲1,232宗熱線舉報及諮詢,187宗屬懷疑虐兒個案。趙克平攝

防止虐待兒童會宣布,2022/23年度共接到1,232宗熱線舉報及諮詢服務,比上年度上升8.5%,認為近年一些嚴重個案的披露,令市民大眾防止虐兒意識提高,熱線求助個案亦相應提升。187宗為懷疑虐兒個案,佔整體15%,涉及222名兒童。其中,身體虐待個案比率佔最高,會方重申體罰是暴力行為,亦違反兒童權利,應全面禁止。

全年接1,232宗熱線舉報及諮詢 過半數由兒童母親打出 

防止虐待兒童會今天(16日)舉行第44週年記者招待會。總幹事黃翠玲表示,1,232宗熱線舉報及諮詢服務中,915 宗是由家庭成員致電熱線,其中大部分來自母親,有786 宗;71 宗來自父親、50宗來自親戚或朋友。另外有8宗來自懷疑受虐兒童,3宗是懷疑施虐者,主動致電尋求協助。黃翠玲認為,數字顯示許多父母在遇到管教因難時,願意聯絡會方查詢或尋求協助,令會方可以支援他們,不用問題嚴重至虐兒後才被發現。 

防止虐待兒童會舉行44周年記者會。趙克平攝
防止虐待兒童會舉行44周年記者會。趙克平攝
黃翠玲關注兒童被性侵個案有上升趨勢。趙克平攝
黃翠玲關注兒童被性侵個案有上升趨勢。趙克平攝
防止虐待兒童會亦於周年記者會上,分享了一些有關「忘憂草計劃 」單親媽媽支援服務的故事。趙克平攝
防止虐待兒童會亦於周年記者會上,分享了一些有關「忘憂草計劃 」單親媽媽支援服務的故事。趙克平攝
社工朱家詠。趙克平攝
社工朱家詠。趙克平攝
義工Ellen。趙克平攝
義工Ellen。趙克平攝

而隨著近年兒童嚴重受虐或死亡個案引起社會關注,公眾或鄰居舉報共 234宗,佔19%;專業人士舉報則有80宗。黃翠玲指,數據顯示各界人士在兒童面對潛在被虐危險時,均擔當重要角色。 

小學生屬被虐高危組別

至於187宗懷疑虐兒個案,涉及222名兒童,其中最多是介乎6至8歲,佔25%共56人;其次是9至11歲有44人(20%),3至5歲也有42 人(19%)。黃翠玲指,數字顯示小學階段的學童是最高危的組別,又稱疫後社會復常,惟家長和孩子仍然面對適應因難。疫情對兒童的心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長時間社交隔離和限制可能導致他們感到孤獨 、焦慮和沮喪,他們需要學習重新建立社交關係,和恢復對外界的信任感。 

懷疑虐兒個案的種類方面,身體虐待比率超過五成半,有105宗;其次為心理虐待有31宗,多種虐待佔20宗,性侵犯及疏忽照顧分別有16宗及15宗。黃表示,體罰與身體虐待關係密切。體罰經常被誤以為管教方法之一,但事實上不單無助管教,反令親子關係疏離,嚴重會令兒童受傷甚至死亡,應全面禁止。她分享指,身體虐待個案大多身上有多處新舊的瘀傷痕跡、一些扎打過的條痕,甚至是一些內傷、骨折。至於高危的受傷的部位,就是臉部、頭部,出現紅印、瘀傷等。 

另外,黃提到近年懷疑侵犯者,透過智能電話或互聯網誘識兒童後,性侵犯的個案上升。根據社會福利署的 「保護兒童資料系統 」,16歲或以下的侵犯者亦有上升趨勢。疫情期間,兒童有較多時間上網課,及使用智能電話,增加了兒童在網上接觸潛在侵犯者的危機,情況要關注。 

她強調,兒童遭受性侵犯的創傷可帶來深遠影響,需要深入的治療才能幫助他們重整生活和重建人際關係。性教育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至為重要,惟香港仍欠缺整全及有系統的學校性教育;制定打擊網上各種性罪行的法例及策略也很重要。 

另外,防止虐待兒童會亦於周年記者會上,分享了一些有關「忘憂草計劃 」單親媽媽支援服務的故事。社工朱家詠首先分享一位單親媽媽Sally的故事,Sally經聯合醫院轉介參加計劃的時候女兒快將1歲 , 那時她需要上班和上學,又要獨自照顧女兒,更被確診產後抑鬱,身邊親人沒有任何支援,令Sally感到很徬徨。 後來透過義工定期探訪 、陪伴她、聆聽她的感受,以及鼓勵她參與不同的活動Sally 開始認識到其他家庭,女兒在活動中也感到開心。

義工Ellen隨後親自分享自生經歷,她自 2011 年加入「忘憂草計劃 」計劃,為多個家庭提供支援。她指,希望向新手媽媽們分享自身經驗,讓她們在初為人母的階段,能夠得到一些支援。她分享服務期間難忘的事,一位3歲女兒趁著媽媽睡覺時爬窗,由於沒有裝設窗花,因此場面十分驚險。幸好女兒卡在玻璃窗的欄然後大哭,驚醒了睡覺的媽媽。Ellen表示,自己現在做家訪時會為對方留意安全措施,做一些即時的提醒,然後通知機構的義工、社工提供協助。

防止虐待兒童會對於虐兒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 就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會方知悉政府已啟動制訂《強制舉報者指南》的程序 , 並且着手增加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名額,以及加強人手配置和專業支援,希望《條例草案》能儘快在立法會順利獲得通過,輔以完備配套 ,及早為兒童編織全面的保護網。 
  2. 接納香港法律改革委員會就《導致或任由兒童或易受傷害成年人死亡或受到嚴重傷害個案》 最終報告書的建議,訂立新的罪行及檢討 《侵害人身罪條例》(第 212章) 第 27 條的最高刑罰。
  3. 體罰並非有效管教方法,而且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升級暴力水平,應立法全面禁止,包括在家庭裡。 
  4. 設立法定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及為干犯嚴重性罪行之罪犯,提供強制的治療服務;並推行全面學校性教育,以及制定條例/政策規管網絡供應商須確保網絡平台的安全性,以應對網絡性罪行和預防兒童性侵犯。 
  5. 訂立清晰的兒童心理虐待法例,提升公眾對兒童心理虐待的認識。 
  6. 設立嚴重虐兒個案檢討機制,使對個案能迅速地作檢討 、回應及制訂預防策略。 
  7. 加強有系統的家長教育課程,傳遞正面管教子女方法。同時,投放多些資源於早期預防服務,如嬰幼兒家庭探訪服務,支援新手家長及提升其正面管教及家居安全意識。 
  8. 儘早提供支援服務予危機組群 ,如貧困家庭、單親/年青母親、新來港家庭、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及家長/照願者、有情緒因擾/精神健康問題或濫用藥物的家長/照顧者。 
  9. 正視獨留兒童的間題,持續評估幼兒住宿照願及相關服務的質素、監管及供應,以及課餘託管的服務需要,並推廣社區教育以提高家長家居安全意識 。 
  10. 關注目睹家庭暴力及遭受校園欺凌兒童的心理影響,為兒童提供適切的輔導或治療服務。 
  11. 確保在制訂與兒童相關之政策過程中,兒童的聲音能被聆聽,並且檢視及評估各項政策對兒童的影響,讓兒童受到保護。他們的發展和參與權利也受到保障。 
  12. 在社區推廣保護兒童政策,營造兒童安全和友善的環境。 

記者 趙克平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