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雷雄德│運動正能量 趕走抑鬱症

2023-11-16 08:00

一眾嘉賓主持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就職典禮。雷雄德提供相片
一眾嘉賓主持香港情緒健康學會就職典禮。雷雄德提供相片

筆者前幾天出席香港情緒健康學會的就職典禮,大會邀請了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黃仁龍先生親臨主禮。香港情緒健康學會於去年成立,致力提升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狀況,並消除各種對精神問題的偏見與歧視。創會會長為精神專科林美玲醫生,學會得到不同界別專業人士的支持。

世界衞生組織資料顯示,近年世界各地十分關注精神健康對全球發展的重要,尤其是日益增加的抑鬱症。抑鬱症是最常見的精神健康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殘疾以及早死的主要原因。抑鬱症的特徵是情緒低落、缺乏愉快感和喪失興趣,不但影響身心健康,而且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長時間處理低落的情緒容易衍生輕生念頭。全球15至29歲青少年自殺,已躍升為年青人致命原因的第4位,情況令人憂慮。世衞把精神健康議題納入為可持續發展的範疇內,其實只要做好預防和及早處理,大部分精神健康個案都可以得到治療和痊瘉,也能夠節省高昂的社會醫療開支。 

公共健康的學術文獻指出,恆常運動已被證明對身心健康有莫大裨益。相對醫療開支而言,恆常運動是一種廉價及易於改變生活模式的健康工具。相對藥物來說,它沒有負面的副作用,因此醫療專家建議,恆常運動有利於制訂抑鬱症的早期干預治療策略。學術期刊《精神病學前沿》顯示在青少年的組別,不論在臨床或非臨床的狀況下,體能活動對改善抑鬱症有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

情緒健康學會應運而生

恆常運動對於預防抑鬱症的幫助已經被許多研究所證實,更是一種自然而有效的抗抑鬱方法。生理學的原因包括可以促進腦部化學物質的釋放,諸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內啡肽等,這些物質與情緒調節和幸福感存在密切相關,增加這些物質的水平有助於減輕壓力、提升情緒和改善心情,更能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有助改善睡眠品質,充足睡眠對於預防和應對抑鬱症都非常重要。

至於運動量多少才可以預防或對抗抑鬱症?綜合文獻發現,成年人及長者只要達到世衞建議每天進行運動不少於30分鐘,兒童及青少年不少於60分鐘,健康效果明顯。不論跑步或踏單車的有氧運動,又或是負重的肌肉訓練,同樣能夠有效改善情緒,提升精神健康。雷雄德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