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車企突圍靠研發 固態電池獲寄厚望 相對安全、惟成本太高

2023-10-31 12:15

日本車企轉型電動車的步伐較為緩慢,但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近日仍揚言,日本汽車面對中國汽車「必須要贏」,究竟背後有甚麼招數?有主流日本車企就認為,與中國車企領先的智能化應用和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相比,日本車企更注重於技術層面的研發和突破,當中包括固態電池。

傳統液態鋰電池較易爆炸

據內媒報道,固態電池最大優點是安全性較高。傳統液態鋰電池在撞擊或高溫時,容易發生短路或燃燒,甚至爆炸,而固態電池則不存在這些安全隱患。同時,固態電池還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長的使用壽命,為電動車提供更可靠的能源保障。

然而,固態電池目前的生產成本仍然很高,主因其製造過程中所需材料和製程相對複雜;加上固態電池的產量目前相當低,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不過,日本車企對固態電池的發展仍顯得相當有「信心」。

日產總裁行政總裁內田誠向內媒表示,「正如兩年前發布的『日產汽車2030願景』(Nissan Ambition 2030),日產一直專注於全固態電池的研發和應用」。日產目前已進行了35年的研究和實驗,明年計劃在橫濱啟動試點工廠,隨後在2028年之前實現量產。

豐田稱已2027年已可生產

日經中文網亦指出,豐田汽車早在2021年已宣布在2030年前投資135億美元,以開發新一代電池和電池供應鏈,其中就包括固態電池等技術。此外,從2000年到今年3月底所公開的固態電池專利申請數來看,豐田以1,331件居首,為第二名的3倍,而在申請數量前5名的企業中,除了韓國三星外,其餘4家均來自日本。

豐田早前也曾宣布其固態電池技術已取得飛躍性突破,成本、重量、體積均實現了減半,充電最多10分鐘,續航就能達到1200km,並指「這種固態電池將在2027年時可以開始生產」。

對於豐田可生產固態電池的說法,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曾認為,「全固態電池目前還有些產業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如果豐田說能最快量產全固態電池,本人是持懷疑態度的,目前全行誰都不具備量產全固態電池的能力」。

內企力拓「半固態電池」商用

內地方面,車企和電池製造商也正努力實現「半固態電池」商用,例如衛藍新能源的「360Wh/kg鋰電池電芯」電池,續航里程可達1000km,已在6月30日交付予蔚來汽車,但真正落地應用還需要時間。而蔚來總裁秦力洪也曾感嘆過,「半固態電池成本很高,一個電池包相當於一輛ET5(約29.8萬元人民幣起)」。

除了衛藍新能源之外,清陶能源、贛鋒鋰電、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以及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安深藍等車企都在佈局固態電池。另外,賓士和BMW也一直在加速研發固態電池,因此最終誰能率先量產車規級固態電池,目前還是未知數。

相關文章:

日本抵制電動車? 三大因素阻轉型 豐田揚言「必須要贏」中國汽車

---
星島X理大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3  把握報名機會 https://bit.ly/45kDhn5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