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泰院事件一周年|悲痛母無法釋懷不敢開兒子房門 斥政府「極不負責任」

2023-10-29 06:45

朴英秀站在兒子的房門前沉思。 路透社
朴英秀站在兒子的房門前沉思。 路透社

梨泰院萬聖節人踩人慘劇震驚南韓全國乃至全球,許多南韓人仍活在傷痛之中。其中一名母親悲痛至極,至今無法接受現實,不敢打開遇難兒子的房門。她不滿政府事前懶理、事後不追責,甚至還難者家屬推動徹底調查事故原因並汲取教訓的努力,她批評:「政府機構和青瓦台極其不負責任,無所作為。」

朴英秀上周拜祭去世近一年的兒子。 路透社
朴英秀上周拜祭去世近一年的兒子。 路透社
朴英秀的兒子在梨泰院事故中喪生,年僅28歲。路透社
朴英秀的兒子在梨泰院事故中喪生,年僅28歲。路透社
朴英秀不滿政府對梨泰院事故無所作為。 路透社
朴英秀不滿政府對梨泰院事故無所作為。 路透社
朴英秀斥政府阻礙家屬想徹底調查事故的努力。 路透社
朴英秀斥政府阻礙家屬想徹底調查事故的努力。 路透社
朴英秀表示希望看到政府問責,她才有辦法放下過去往前走繼續生活。 路透社
朴英秀表示希望看到政府問責,她才有辦法放下過去往前走繼續生活。 路透社
金英南上周在首爾市政廳廣場紀念牆旁接受訪問。 路透社
金英南上周在首爾市政廳廣場紀念牆旁接受訪問。 路透社
金英南心痛遇難者被污名化。 路透社
金英南心痛遇難者被污名化。 路透社

朴英秀(Park Young-soo,音譯)28歲的獨生兒子李南勳(Lee Nam-hoon,音譯)不幸在人踩人事故中喪生。事隔一年,她至今不敢打開兒子的房門。她說,在看到政府承擔某種責任之前,她可能都無法放下過去、往前走。

「青瓦台極不負責任」

她和另外百餘名梨泰院事故遇難者家屬一樣,認為當局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追究責任。

事月發當晚約10點,梨泰院漢密爾頓飯店旁的狹窄街道和小巷里,人潮擁擠得無法呼吸。儘管當局在事發前大約4小時內,接獨至少11通警報電話,當局並未作出反應,導致慘劇發生。

警方今年較早前結束調查,承認當局的疏忽和應對不力,並將23名官員送檢,但至今沒有任何高級政府官員辭職或被解僱,被形容是「蜥蜴斷尾求生」。

朴英秀批評:「政府機構和青瓦台極其不負責任,無所作為。」

梨泰院人踩人慘劇一周年,事故地點漢密爾頓酒店街角設為悼念留言區。 路透社
梨泰院人踩人慘劇一周年,事故地點漢密爾頓酒店街角設為悼念留言區。 路透社
留言區上方可見設置了監控攝像頭。 路透社
留言區上方可見設置了監控攝像頭。 路透社
去年迫滿人的這條小巷已安裝監控攝像頭。 路透社
去年迫滿人的這條小巷已安裝監控攝像頭。 路透社
當局借人工智能「天眼」改善人流管控。 路透社
當局借人工智能「天眼」改善人流管控。 路透社
目前梨泰院到處都有攝像頭。 路透社
目前梨泰院到處都有攝像頭。 路透社
目前梨泰院到處都有攝像頭。 路透社
目前梨泰院到處都有攝像頭。 路透社
去年事故發生後民眾蒙上陰影,聖誕前後梨泰院都非常冷清。 路透社
去年事故發生後民眾蒙上陰影,聖誕前後梨泰院都非常冷清。 路透社
小巷牆上一直有人貼留言。 路透社
小巷牆上一直有人貼留言。 路透社
去年聖誕前夕,事發一個半月後仍有民眾到梨泰院獻花悼念。 路透社
去年聖誕前夕,事發一個半月後仍有民眾到梨泰院獻花悼念。 路透社
以酒吧著稱的梨泰院一度冷清得像鬼城。 路透社
以酒吧著稱的梨泰院一度冷清得像鬼城。 路透社
一名老翁走在沒有人的梨泰院街道上。 路透社
一名老翁走在沒有人的梨泰院街道上。 路透社
一名痛失24歲女兒的父親伏在靈灰龕位上痛哭。 路透社
一名痛失24歲女兒的父親伏在靈灰龕位上痛哭。 路透社

尹錫悅拒出席紀念集會

南韓總統尹錫悅拒絕出席本周末在首爾市政廳附近舉行的紀念集會,一位官員向韓聯社表示,這「更像是反對黨舉行的政治集會」。尹錫悅辦公室發表聲明,稱已多次表示作為總統他「感到心碎和深感抱歉」,「將繼續評估國家安全系統並做出必要的改進」。

內政部長李相民周三發聲明向受害者致歉,表示對未能保護生命負有「無限責任」。但他曾極力避過彈劾,在事故發生後表示「梨泰院當晚人數不足以引起注意,調動更多警員亦不能改變任何事情」。

相關新聞:

梨泰院慘劇問責|南韓國會通過彈劾內政部長
梨泰院人踩人丨最終調查出爐 警歸咎準備不足23人移送檢方其中6人被捕
梨泰院人踩人丨南韓警察廳長承認當日酒醉不省人事 倖存高中生自殺亡列入罹難者
梨泰院人踩人|龍山警局高層警官陳屍住處 疑與刪改案件報告有關
梨泰院人踩人|事發近85分鐘後警察小隊才到場 CCTV爆龍山署長龜速如樹懶
首爾逾萬人燭光悼人踩人遇難者 要求尹錫悅引咎下台
韓國梨泰院人踩人|事發窄巷僅寬3.2米 揭酒店違規擴建「死亡高牆」
韓國梨泰院人踩人|人疊人畫面曝光!受困者完全卡死救援人員扯唔出
韓國梨泰院人踩人|萬聖節派對慘變人間煉獄 遺體一字排開屍橫遍野

執政黨不支持獨立調查

受害者親屬希望能制定一項特別法律,允許對梨泰院人踩人慘劇發生的原因進行獨立和全面的調查,但只有反對黨支持,因缺乏執政人民力量黨支持無法在國會獲得通過。對此,樸英秀眼泛淚光地說:「我只是不想讓政府阻礙我們的努力。」
一些執政黨議員和一名市政府官員指責家屬試圖從這場悲劇中獲利,甚至指他們是代表北韓行事。

心痛年輕遇難者被污名化

另一名在梨泰院事故中痛失女兒的母親金英南(Kim Young-nam,音譯)說,她希望替被無端指責吸毒、被批評出事是因為慶祝外國的萬聖節的受害者恢復名譽。她說:「這傷透了我的心。我們需要徹底的調查和預防措施,年輕人才不會像這樣被犧牲。」

其中26名罹難者是外國人,這些外國人親屬也批評政府零支援,令他們感到孤立。在事故中失去弟弟的奧地利人納里·金 (Nari Kim) 說:「沒有任何報告給我們,也沒有溝通。」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