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認證嘉許|日收30公噸園林廢物 加工木碎成靈芝養料 環保署:為再生產品開拓出路

2023-10-21 11:10

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大量粗大樹幹被吹至折斷。為有效循環再造被廢棄樹木,政府在屯門曾咀設立園林廢物回收中心Y‧PARK[林‧區],收回塌樹廢物,再轉化成有用物料,製造不同用品。環境保護署更與本地靈芝種植場合作,將回收所得的木碎用於種植靈芝。

為木藝師提供原材料

根據環保署2021年《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顯示,本港每日送到堆填區的園林廢物有238公噸,同年回收量每日約24公噸,佔整體約一成。去年香港每日平均產生逾200公噸園林廢物,當中適合回收再造的木材主要由Y•PARK接收處理。環保署表示,園區首年每日共處理約30公噸園林棄置物,期望日後能逐步增至每日處理約60公噸,以生產更多木板。

Y.PARK主要接收長度六米或以下樹幹和連帶的樹枝等,園區內設有木材破碎機等設備,能將合適的園林廢物,轉化成有用物料如木板及木方等,供市民重用。有木藝師就利用這些再生產品,製作家具及藝術品。

木藝師利用再生產品,製作家具及藝術品。
木藝師利用再生產品,製作家具及藝術品。

可用於農業或園藝種植

園林廢物切碎後可供堆肥及園藝用途,環境保護署就與本地靈芝種植場合作,協助對方利用木碎種植靈芝。靈芝種植場創辦人張天然表示,每月從環保署接收約20公噸廢木製作成菇包,經徹底消毒殺菌後,將靈芝菌絲體接種到菇包上,便會長出靈芝。他指,如果沒有人將廢木循環再用,有機會棄置到堆填區,造成浪費。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賴峻傑表示,未來會積極與不同持份者合作,例如有機農場、政府部門,希望它們在綠化工程或有機種植方面,為再生產品開拓更多出路,同時增加園林廢物回收量。另外,環保署正試驗以園林廢物生產生物炭,可用作土壤改良劑、過濾污染物的濾料、堆肥促進劑和建築物料的添加物等用途。

相關文章:

出錢出力淨化東江水源 畢馬威牽頭保育 「要串連整個大灣區推動ESG」

幼園教室延伸商場 入樽機變環保教材 港鐵:企業融合社區最佳示範

組裝合成起樓省時慳錢 房協洪水橋項目奪獎 公屋輪候降至4.5年

---
星島X理大攜手推動永續發展 「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3  把握報名機會 https://bit.ly/45kDhn5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