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中國.外資篇│港商料反彈需時 籲外界別太心急

2023-09-27 15:36

有港商指,在內地的餐飲業務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網圖
有港商指,在內地的餐飲業務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網圖

內地改革開放45年來,即使國內外環境如何變化,港資都是中國外商的主力軍,所佔比例一直非常高。對於內地面臨的這股經濟逆風,香港經貿商會會長李秀恒對本報坦言「內憂外患」,尤其是中小型港企非常難捱。上海香港商會會長黃有權接受訪問時也表示,不少會員反映「生意差了」,投資更加審慎,但兩人仍對內地長遠發展有信心,相信否極泰來只是時間問題。

相關新聞:
疫後中國│信心續低迷 歐美企業左右為難 日資仍看重中國市場 9成保持或擴大
疫後中國│上海台商:撤離大陸僅少數

有港商指,在內地的餐飲業務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網圖
有港商指,在內地的餐飲業務至今仍未完全恢復。網圖

否極泰來只是時間問題

1978年改革開放不久,大批港商跨越羅湖橋奔赴內地,興業投資,趕上經濟騰飛的快車道;由最初的主攻珠三角製造業,慢慢發展至零售、餐飲、金融等服務業,且遍及全國。對於有外國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已陷入停滯,甚至一蹶不振,李秀恒認為這些預測並無太多參考價值,但要警惕房地產危機會否進一步發酵,「地產差,跟着建築等行業也會受拖累,地方政府的稅收也會減少。」

李秀恒認為,港商如今處境更為複雜,受地緣政治及美國利率等影響。去年起,香港同業拆息已由1厘升至5厘,許多貸了款的中小企業受到很大影響。至於地緣政治,他坦言這牽涉到國家戰略,但作為生意人當然希望各國關係不要搞得太僵。

上海香港商會會長黃有權說,去年上海經歷「封城」,對在滬的港商尤其是餐飲、零售業造成較大衝擊,今年初撤銷防控後,許多會員反映生意已慢慢好起來,但夜市仍未恢復,8點已經沒有客人,這或與疫情期間消費者習慣「宅家」有關。

「我不相信有V形反彈。」黃有權表示,年初重開國門時,大家有點亢奮,忽略了復甦需時,才會有「反彈不似預期」的心理落差。他認為反彈才剛開始,外界別太心急,預期內地經濟要1至2年才能恢復,「和10年前相比,增長確實慢了,但比起其他地區,中國的機會及優勢仍然較多。」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