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析師協會倡降交易成本 買股不需付印花稅 籲引入非歐美資金

2023-09-25 16:43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左)及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SPAC委員會主席王幹文(右)。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左)及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SPAC委員會主席王幹文(右)。

香港政府已成立專責小組,研究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的方案。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倡議,政府應降低股票交易成本,如將股票印花稅改為單邊收費,買方不需要交稅,以提高交易量,另本地應新增更多投資產品,而監管及發展市場方面需取得平衡。

被問及業界提議暫時豁免股票印花稅6至12個月,他回應指不反對。他表示,本地市場流動性低迷並非受單一因素影響,而下調股票票印花稅為大趨勢,惟投資者不會因為減少股票印花稅而入市,故應推出「組合拳」多方面改善情況。他續指,以往本地市場中,歐美資金為主流,建議香港需要引入非歐美資金,以及引進企業在港上市。他又指出,政府近年大力發展本地家族辦公室行業,但只有提供稅務優惠,建議出台實質措施,包括港府可與中央討論以閉環形式,引入內地資金。

日本早前公布延長股市交易時間,他認為延長本地交易時段未必可增加成交量,但為了長遠發展,香港應緊貼其他市場走勢,又指出香港背靠祖國,此為香港的獨特優勢。

上市程序繁瑣  年初至今再無SPAC遞表

另一邊廂,香港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制度發展緩慢。被稱為「亞洲 SPAC 教父」、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SPAC委員會主席王幹文表示,本地的SPAC制度未能吸引金融機構發起SPAC、投資者亦不想參與,以及目標收購公司認為以SPAC方式上市程序繁瑣,故年初至今再無SPAC遞表,而新規落地至今亦未有公司完成SPAC併購交易(de-SPAC),而其發起的SPAC已在聆訊階段,但遲遲未能完成集資。

不過,王幹文認為香港仍有潛質成為亞洲SPAC中心,建議監管機構明確發起人的資格要求;允許普通投資者認購及交易SPAC;適當提高權證的攤薄上限,同時引入附權股和超額激勵做法;降低PIPE投資門檻等。現時SPAC首次發售籌資額的門檻為不低於10億元,他指出受SPAC整個配套影響,令10億元集資額成為一個阻礙,如果監管機構不修改相關配套,應考慮下調至7億元,以貼近市場情況。

被問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否已褪色,以及香港會否被日本取代,王幹文表示如果香港不作出改變,一定會褪色,目前本地外資減少,惟日本股市難以吸引外國企業在當地上市,因為日本的會計制度及言語問題。

他提及,受門檻高及市場氣氛影響,特專科技公司(俗稱18C)上市申請數目「少得可憐」,如同SPAC上市制度一樣成為敗局,又認為證監會應留意到新的上市規則出台後反應不好,質疑為何不提出方案改善。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