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X案|內地幣圈曾亂像叢生 5年前嚴打始見成效 第一大案涉價值400億虛幣

2023-09-24 19:14

JPEX涉嫌詐騙14億元事件,成為目前香港幣圈涉案金額最大案件,引起內地對香港虛擬資產平台安全的關注。有內地幣圈人士指,類似JPEX事件早在7、8年前就在內地爆過。在2018年前,內地尚未有法律規範虛擬貨幣,幣圈因此亂像叢生,涉及挖礦及炒幣的詐騙比比皆是,其中有「中國幣圈第一大案」之稱的「PlusToken」傳銷案,涉及的加密貨幣價值高達400億元人民幣(下同)。

相關文章:JPEX案|類似騙案8年前已大爆發 內地幣圈過來人︰早一點爆雷 對香港有好處

中國幣圈第一大案

2018年5月,一款號稱由前Google員工和某跨國公司員工聯手開發的虛擬幣錢包「Plus Token」在網路上出現。該平台以區塊鏈技術為噱頭、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交易媒介,可為數碼貨幣提供增值服務,繳交相當於500美元以上的加密貨幣就能參與,吸引在中國加密貨幣參與者參與,約一年已收取了8種相當於148億元的加密貨幣。

惟調查後發現,該集團並未經營任何實際活動,本質上屬於傳銷,參與人數超過了200多萬人,「層數」達3,000層以上,涉及虛擬貨幣價值更高達400億元,單是比特幣就已超過32萬枚,以太幣超過925萬枚,因此被稱為「中國幣圈第一大案」的交易平台「PlusToken」傳銷案。據判決書顯示,由中國官方沒收比特幣為19.47萬枚,以太幣為83.3萬枚,還有其他種類的加密貨幣,另估計有1.5億元的加密貨幣已經遺失。

有「中國幣圈第一大案」之稱的「PlusToken」傳銷案,涉及的加密貨幣價值高達400億元人民幣。
有「中國幣圈第一大案」之稱的「PlusToken」傳銷案,涉及的加密貨幣價值高達400億元人民幣。
網名「烤貓」的蔣信予被稱是中國礦機圈第一人。然而在2014年底,烤貓卻人間蒸發,引發圈內人討論其去向,被稱為「幣圈十大未解之謎之一」。
網名「烤貓」的蔣信予被稱是中國礦機圈第一人。然而在2014年底,烤貓卻人間蒸發,引發圈內人討論其去向,被稱為「幣圈十大未解之謎之一」。
2012年7月,蔣信予以「friedcat」的昵稱在比特幣官方論壇bitcointalk上發帖,宣稱自己成功製造出專門為挖比特幣的ASIC礦機,希望通過眾籌的方式籌 100 萬元人民幣的資金量產礦機。
2012年7月,蔣信予以「friedcat」的昵稱在比特幣官方論壇bitcointalk上發帖,宣稱自己成功製造出專門為挖比特幣的ASIC礦機,希望通過眾籌的方式籌 100 萬元人民幣的資金量產礦機。
有不少人認為,烤貓已捲款跑路。
有不少人認為,烤貓已捲款跑路。
內地當局全面嚴止加密貨幣交易渠道,對打擊騙案頗有成效。然而,不法分子近年已轉戰其他地區,包括香港。
內地當局全面嚴止加密貨幣交易渠道,對打擊騙案頗有成效。然而,不法分子近年已轉戰其他地區,包括香港。
有內地幣圈的人士認為,香港虛幣投資者僅依靠名人、廣告宣傳背書,就對新的平台作出投資決定,面臨有巨大風險。
有內地幣圈的人士認為,香港虛幣投資者僅依靠名人、廣告宣傳背書,就對新的平台作出投資決定,面臨有巨大風險。

礦機商「烤貓」吸金2億後消失

網名「friedcat」(烤貓)的蔣信予在2012年7月,在比特幣官方論壇bitcointalk上發帖,宣稱自己成功製造出專門為挖比特幣的ASIC礦機,希望通過眾籌的方式籌 100 萬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量產礦機。

後來,烤貓成立礦機公司,不少人就集中投資在烤貓的礦機生意上。有網民形容,「來烤貓這裡買礦機的人都是排著隊,有的甚至直接把錢扔過來,抱起礦機就跑,唯恐礦機被人搶走。」 業界流傳烤貓僅用短短三個月時間就吸金2億,公司估值也一路上漲了50多倍。

然而在2014年底,烤貓卻人間蒸發,引發圈內人討論其去向,被稱為「幣圈十大未解之謎之一」。隨著烤貓消失,其公司也人去樓空,投資者自然是血本無歸。有不少人認為,烤貓已捲款跑路。

比特幣交易網GBL突倒閉

詐騙事件還包括中國比特幣交易平台GBL。內媒《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3年10月,這間自稱在香港註冊、有大財團支撐的交易所毫無先兆的突然關閉。據報道統計,500受害者損失總計超過2,000萬元。

GBL平台管理者以十倍杠桿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用戶加入成為會員,又指會員通過這種方式投資,可從中賺取手續費和對賭收益。然而,用戶無從得知GBL在內地的實際營運地址和負責人,以及究竟有無所謂的交易。當時曾有內地苦主來港追討卻摸門釘,《南方周末》報道中指出,GBL於該年5月27日成立,雖然在香港登記註冊,但並未獲得香港金融業務許可證。

內地當局全面嚴止加密貨幣交易渠道,對打擊騙案頗有成效。然而,不法分子近年已轉戰其他地區,包括香港。今次香港JPEX巨額騙案,正反映監管重要性,以及投資者對虛擬資產風險認識不足。

有內地幣圈的人士認為,香港虛幣投資者僅依靠名人、廣告宣傳背書,就對新的平台作出投資決定,面臨有巨大風險。他指,監管通常是滯後的,通過在市場上長跑,並贏得共識的平台才更具有抗風險性。

他提醒,參與類似JPEX的中心化交易所,最大的風險就是整個交易平台「跑路」,若僅僅依靠政府的監管,投資者沒有任何技術上的防備措施,便很容易誤墜騙局。

相關文章︰

JPEX案|陳怡重金保釋候查 昨飛日本旅行 疑似群組對話流出 「警方話冇問題 」

吳傑莊指證監會太遲點名發警告 林健鋒促規管KOL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