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喬靖夫|美國隊挫敗的啟示

2023-09-15 08:00

美國隊(白衫)在今屆籃球世界盃僅得第4名。AP
美國隊(白衫)在今屆籃球世界盃僅得第4名。AP

自從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籃球開放予職業球員參加,美國以眾多NBA傳奇球星組成「夢幻隊」(Dream Team)出戰之後,每次籃球世界盃和奧運這些頂級國際大賽,關注焦點常是美國的籃球霸權到底還能否維持,而每一次美國國家隊失利更會被全世界用放大鏡檢視。這其實也難怪,畢竟NBA在籃球世界所佔的地位、資源和名氣實在大得太誇張,美國一個頂級球星的合約酬勞,往往等於別國一整隊球員,這個差距之下,美國隊在國際賽贏球被視為理所當然,輸了則成恥辱,這也是很多NBA一線球星不太願意打國家隊的其中一個原因。另一理由則是想把夏季用於休息和調整訓練,為新一個球季做準備,畢竟對他們的生涯來說,一枚NBA冠軍指環遠比國際賽冠軍有價值。

這次美國隊在世界盃失落獎牌只得第四名,已經是連續兩屆受挫(上次更慘只得第七),不論教練和球員都受到頗多撻伐。追溯美國隊落敗原因,其一當然是世界各國的籃球水平已經進一步追近,就算NBA如今也有超過四分一非美國籍球員,當中不乏頂級球星,近五屆MVP得主也都不是美國人;其二是這次美國隊成員實力只能算是NBA二班,並非最強陣容;其三則是一向通病,就是組軍備戰時間太短,磨合不足影響團隊防守的配合,角色分擔和上陣時間分配等,好像到了比賽階段仍然在摸索,遇上硬仗只能靠英雄球,跟歐洲球隊那種團隊整體戰的流暢感,有着明顯分野。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可謂非戰之罪,就是NBA和FIBA國際籃球的不同,例如FIBA容許的身體接觸程度明顯比現時NBA為多,另外NBA一些規則也不一樣,比如防守三秒,在FIBA是沒有的,美國球員的場上習慣一時沒能改過來,內線防守也就吃了虧,反過來進攻時,則面對對手常常填塞禁區的陌生狀況。

有些球迷因這次結果而斷定NBA比FIBA國際賽還弱,這倒有點不合理,因為很多戰績理想的國家隊,骨幹成員仍然是NBA球員,NBA作為籃球最高殿堂這一點,目前並未動搖。喬靖夫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