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專訪|內地客消費模式變 唐英年:「買包包」吸引力降 轉型文化深度遊是好事

2023-09-13 06:55

唐英年指,內地客來港轉型至文化深度遊是社會及消費文化的進步。陳浩元攝
唐英年指,內地客來港轉型至文化深度遊是社會及消費文化的進步。陳浩元攝

政府提出「搞活搞旺」香港夜經濟,周四(14日)啟動「香港夜繽紛」系列活動。在2003年沙士後出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現時本港經濟狀況與當年類似,認同要鼓勵市民外出消費,從細微事情入手,帶動整體消費氣氛;長遠而言,需進一步發展金融、文化藝術等優勢產業,促進經濟,強調不能因「做到第一」就自滿,而是「領先到第二、第三名放棄追趕」。

在沙士後上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表示,現時本港經濟狀況與當時類似,認同「財爺」需從微小的事入手,帶出整體消費氣氛。陳浩元攝
在沙士後上任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表示,現時本港經濟狀況與當時類似,認同「財爺」需從微小的事入手,帶出整體消費氣氛。陳浩元攝
唐英年接受《星島》專訪。陳浩元攝
唐英年接受《星島》專訪。陳浩元攝
唐英年認為,以往多姿多彩的香港晚市今時不同往日,是「疫情的後遺症」。資料圖片
唐英年認為,以往多姿多彩的香港晚市今時不同往日,是「疫情的後遺症」。資料圖片
他指以前的夜蒲群體如今人到中年,更傾向夜晚留在家中陪伴家人。資料圖片
他指以前的夜蒲群體如今人到中年,更傾向夜晚留在家中陪伴家人。資料圖片
另外亦因疫情下市民習慣了夜晚不上街。資料圖片
另外亦因疫情下市民習慣了夜晚不上街。資料圖片

憶沙士後任財爺 營造氣氛鼓勵去街

唐英年認為,香港夜市今不如昔是「疫情後遺症」,因疫情下市民習慣了夜晚不上街;另一原因是人口老齡化,以前「夜蒲」群體如今人到中年,傾向夜晚留在家中陪伴家人。他憶述2003年沙士後,他走入一個購物中心,「全間店鋪得我一個人」,非常「淒涼」,於是他由細微處做起,帶朋友外出聚餐、購物、看電影,目標是以身作則「營造氣氛讓人可以出街」。

至於有何經驗可借鑒,他提到當年在《預算案》提出降低紅酒稅,有效增加市民參與消費的意欲,選擇增多之餘亦更便宜。他透露當年想「兩步走」,先減紅酒稅再減烈酒稅,但不希望被批評鼓勵酗酒,笑言「紅酒想飲到爛醉,我諗要使好多錢,飲烈酒會快啲啦」。他指自己沒看錯趨勢,時下年輕人喜歡「用烈酒溝果汁嘅cocktail、溝到顏色好靚、有煙出」,但當年因升任政務司長,對未做到第二步感失望。

對於當時沒有減到烈酒稅,唐英年則表示感到失望。資料圖片
對於當時沒有減到烈酒稅,唐英年則表示感到失望。資料圖片
對於現時有很多香港的深度遊,唐英年自己也感到很欣慰。資料圖片
對於現時有很多香港的深度遊,唐英年自己也感到很欣慰。資料圖片
唐英年指有很多人來參觀兩個博物館、去Free Space看表演、或去文化區逛逛。西九管理局圖片
唐英年指有很多人來參觀兩個博物館、去Free Space看表演、或去文化區逛逛。西九管理局圖片
唐英年認為內地遊客由「消費旅遊」轉為「文化深度遊」是件好事。網圖
唐英年認為內地遊客由「消費旅遊」轉為「文化深度遊」是件好事。網圖
唐英年指現時本港奢侈品購物吸引力下降。資料圖片
唐英年指現時本港奢侈品購物吸引力下降。資料圖片

指本港奢侈品購物吸引力降

沙士後中央開放「自由行」,香港經濟迅速反彈,但今次世紀疫情後,高消費客群不再,對經濟帶動作用亦有限。唐英年認為這種轉變是好事,旅客來港參觀西九的博物館、去Free Space看表演,或到文化區逛逛,顯示他們更加想認識香港社會文化。唐英年指,疫情令旅客消費習慣改變,以往因為匯率問題,在港買「名牌包包」較便宜,但現時在上海買同一個「包包」,連稅亦可能只貴香港一成左右,令本港奢侈品購物吸引力下降。

他認為,內地客由「消費旅遊」轉為「文化深度遊」是好事,反映香港文化對外地、內地遊客的吸引力,也是在社會文化、消費文化的進步,更印證了西九文化區的成功。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