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向南樓」有科學根據 坐北向南可賣貴幾十萬 惟買家須留意兩大伏位

2023-09-10 06:00

老一輩經常說「千金難買向南樓」,置業揀樓最好要揀向南,這套說法原來並非迷信,背後有科學根據。天文台曾解釋,向南樓之所以較受歡迎,其實與氣象有關,因向南樓在冬季,會有更多陽光曬進屋內,令其溫暖起來;夏季就較易迎來南面的清風,較其他坐向單位冬暖夏涼。不過,向南樓非必定無得輸,買家還需留意樓層、附近建築物等因素,否則隨時中伏。

點擊圖片看,為何向南樓較受歡迎:

老一輩經常說置業要保值,最好要買向南樓,這說法原來背後有一套科學根據。
老一輩經常說置業要保值,最好要買向南樓,這說法原來背後有一套科學根據。
香港的冬季,太陽總是在南面,向南樓一般會有較多陽光曬進屋內,令其溫暖起來。
香港的冬季,太陽總是在南面,向南樓一般會有較多陽光曬進屋內,令其溫暖起來。
到了夏季,向南樓有屋頂遮住陽光,單位變相不會太熱。
到了夏季,向南樓有屋頂遮住陽光,單位變相不會太熱。
冬季的向南樓,由於背向北面,因此受寒冷的東北季候風影響亦較少。
冬季的向南樓,由於背向北面,因此受寒冷的東北季候風影響亦較少。
反到了夏季的時候,向南樓的住戶亦較易享受到來自南面的清風。
反到了夏季的時候,向南樓的住戶亦較易享受到來自南面的清風。

天文台曾解釋,大家較喜歡向南樓的原因有兩個。從地理上來看,香港的冬季,太陽總是在南面,向南樓一般會有較多陽光曬進屋內,令其溫暖起來。從氣象方面來看,冬季的向南樓,由於背向北面,因此受寒冷的東北季候風影響亦較少。相反到了夏季的時候,向南樓的住戶亦較易享受到來自南面的清風。

向南樓由於較受市場歡迎,售價也稍高。以太古城海星閣為例,兩個同樣是671呎實用面積的3房中層單位,參考中銀網上估價,向北樓為1,134萬元,向南樓則為1,144萬元,兩者相距10萬元;青衣盈翠半島8座中層522呎實用面積的向北樓單位,估價為808萬元,呎價為1.54萬元,同一樓層528呎實用面積的單位,估價為842萬元,呎價為1.59萬元,南北座向呎價差距為3%。

藍田滙景花園11座一個626呎實用面積的高層3房單位,向北樓估價為860萬元,呎價約1.37萬元。同一層數,實用面積達729呎的向南樓,估價為1,203萬元,呎價為1.65萬元,如撇除景觀等因素,向南樓呎價足足高出兩成。

有香港準買家早前就預算及座向問題,在討論區發文求助,「比貴幾十萬買向南樓值得嗎?」不少網民都認為值得購買,「自住樓我會揀心頭好,可遇不可求」、「幾十萬當冷氣費差額」、有得揀一定同南,唔使問啦」。

早年有有研究機構分析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的一手樓資料,發現日本人也是鍾愛向南樓,而且樓層越高單位越貴。座向方面,受歡迎程度依次為向南、向東、向西與向北。另外向北單位會較向南單位,一般會便宜5.3%至13%。

向南樓無得輸?留意伏位

不過要留意,向南樓也有細分為向東南,西南。若單位向西南,單位午後或會受西斜影響。即使住東南樓,也要留意屋苑周邊建築物分布,如單位前方已建密集樓群,又或被其他建築物包圍,就未必能享受冬暖夏涼;單位如對正垃圾站,又或者是繁忙車路,臭味或沙麈更加會吹送入屋,縱然是向南樓,優勢也會大打折扣。

如果向南樓擁有海景景觀的話,亦要留意。因為海風中的鹽份相對較多,而一般冷氣機蒸發器為鋁製或鋅製,因此較易少受鹽份侵蝕,機件老化亦會較快。

另外,坐向及景觀有時候難以兼得,例如在港島區買維港景的單位,很多時要接受單位坐南向北,或者是向東北、西北的座向。

坐向及景觀有時候難以兼得。
坐向及景觀有時候難以兼得。

向西樓適合一類人買

至於向東樓和向西樓又怎樣呢?天文台指,向東樓單位清早便受到太陽照射而比較溫暖,屋內的混凝土吸熱後會於午後開始散熱;向西樓同樣受熱,但會在較後時間發生。因此,向東樓會較早暖早涼,向西樓遲暖遲涼。

以溫度來說,香港最高溫度通常在下午2時左右出現。此時,因溫度上升而濕度較低,比較乾燥。陽光、溫度上升和乾燥空氣幫助消毒室內環境。如果家買擔心牆身發霉問題,選向西樓就較為可取了,不過買家也要考慮單位在夏季因西斜變得悶熱,或需長期開冷氣降溫,電費成本上升。

如何分辨座向?

至於如何分辨單位的座向,傳統上大門面對的方向,就是物業的坐向,例如門口朝南,就是坐北向南樓。不過,現代樓宇開則五花八門,分辨單位坐向的方法也起變化,現時普遍買家會看客廳主窗,或露台定坐向。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