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記︱粵港澳聯辦巡迴展 9.8香港藝術館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

2023-09-07 20:33

「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巡迴展覽香港站開幕典禮,今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政府新聞處
「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巡迴展覽香港站開幕典禮,今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政府新聞處

由廣東省博物館、澳門博物館和香港藝術館聯合籌劃的巡迴展覽「三城記──明清時期的粵港澳灣區與絲綢外銷」,明日(8日)起至12月17日於香港藝術館舉行,集合3間博物館合共108組珍藏,呈現明清兩代灣區風貌和絲綢生產工藝,讓觀眾認識三地如何透過海上絲綢之路訴說中外文化交流的故事,市民可免費入場。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左)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龍家有(右)參觀展覽中的廣繡八仙賀壽圍屏,為國家三級文物。 政府新聞處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左)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龍家有(右)參觀展覽中的廣繡八仙賀壽圍屏,為國家三級文物。 政府新聞處
清代紅緞地三藍繡花蝶補服女褂,為國家三級文物。(廣東省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清代紅緞地三藍繡花蝶補服女褂,為國家三級文物。(廣東省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清代白地絲綢手繪花鳥壁紙,為國家三級文物。(廣東省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清代白地絲綢手繪花鳥壁紙,為國家三級文物。(廣東省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十九世紀外銷畫家的油畫作品《維多利亞城遠眺》。(香港藝術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十九世紀外銷畫家的油畫作品《維多利亞城遠眺》。(香港藝術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1940至60年代戲服黃地金銀密片車裝。(澳門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1940至60年代戲服黃地金銀密片車裝。(澳門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清代乾隆時期的粉彩描金耕織圖花口碗。(澳門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清代乾隆時期的粉彩描金耕織圖花口碗。(澳門博物館藏品)政府新聞處

楊潤雄:展覽體現三地共同走出疫情決心

為促進粵港澳地區的文化合作,3間博物館由2020至2023年聯合籌劃今次巡迴展覽,繼首站廣州及第二站澳門後,巡展來到最後一站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7日)於香港藝術館的展覽開幕典禮上致辭時表示,展覽體現粵港澳三地共同走出疫情,解決困難和合作的決心。他指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也是粵港澳的對外平台,期望今次展覽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可以欣賞粵港澳三地的多元文化體驗。

楊潤雄表示,明年香港將主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期望透過整合粵港澳三地的優質文化藝術資源,以城市聯動的方式,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建人文灣區」的倡議,為香港、大灣區及國際旅客,帶來更多更精彩的文化藝術體驗。出席開幕典禮的其他主禮嘉賓包括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龍家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廣東省博物館館長肖海明、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和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

3件國家三級文物

今次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外銷畫、銷往海外的精美絲織製品如提花織物、手繪絲綢和刺繡絲綢、服裝飾物及家居織物等,分別於「灣區舊貌」、「絲綢外銷」、「絲綢換白銀」和「今日灣區」四個部分展示。精選展品包括19世紀繪畫粵港澳地區面貌的油畫作品《維多利亞城遠眺》、《濠江漁歌》和《廣州十三行商館》;3件屬國家三級文物,包括清代的白地絲綢手繪花鳥壁紙、廣東彩元繡莊的廣繡八仙賀壽圍屏和紅緞地三藍繡花蝶補服女褂;還有十九世紀漆木描金縫紉台,以及1940至60年代戲服黃地金銀密片車裝等。

為配合展覽,香港藝術家林春菊在展廳外創作全新場域特定裝置作品《那時——彼岸》,以時裝設計視點出發,在館內打造一個穿梭過去、當下、未來的工作室,並展示全新的服裝作品,重塑經典。香港藝術館並首次與香港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CAFI研究團隊及數碼時尚的學生合作,在展覽中採用擴增實景及虛擬實景技術多角度展示展品,透過藝術與科技結合,邀請觀眾以虛擬方式穿上傳統華服參與跨時代的時裝秀。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