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國名?G20峰會邀請函露端倪  「新國號」民族主義色彩濃烈

2023-09-06 06:21

印度將會改國名?綜合外媒報道,印度總統府向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嘉賓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以「巴拉特」(Bharat 又譯「婆羅多」)一詞取代「印度」(India),事件傳開後在其國內掀起一場爭論。而當地媒體更引述消息報導,印度政府將在9月向國會正式提出更改國名的決議案。印度總統辦公室未有就事件發表評論。

印度總統由執政黨推選誕生,雖然是象徵性虛銜(總理掌實權),但名義上是印度的國家元首和三軍總司令,代表着整個國家。印度在野黨陣營國會議員查德哈(Raghav Chadha)在社群平台X(前稱推特)「爆料」,指印度總統府在G20晚宴邀請函中,將發函人的稱謂寫為「巴拉特總統」(President of Bharat),而非一般常見的「印度總統」(President of India)。

查德哈批評總理莫廸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JP)私自廢除「印度」國名,十分不當,因為印度並不屬於任何單一政黨,而是屬於13億5000萬印度人,執政黨無權私自更改。

另一位反對派政黨人士塔魯爾(Shashi Tharoor)亦在X唱和:「我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放棄印度,印度幾個世紀以來積累了難以估量的品牌價值。」

印度總統穆爾穆
印度總統穆爾穆
印度總統府向二十國集團(G20)嘉賓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以「巴拉特」(Bharat)一詞取代「印度」(India),事件傳開後在其國內掀起一場爭論。
印度總統府向二十國集團(G20)嘉賓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以「巴拉特」(Bharat)一詞取代「印度」(India),事件傳開後在其國內掀起一場爭論。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印度在野黨人士貼出印度總統府發出的G20晚宴請帖,發函人顯示為「巴拉特總統」(President of Bharat),而非一般常見的「印度總統」。美聯社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印度在野黨人士貼出印度總統府發出的G20晚宴請帖,發函人顯示為「巴拉特總統」(President of Bharat),而非一般常見的「印度總統」。美聯社
印度總統府向二十國集團(G20)嘉賓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以「巴拉特」(Bharat)一詞取代「印度」(India),事件傳開後在其國內掀起一場爭論。路透社
印度總統府向二十國集團(G20)嘉賓發出的晚宴邀請函,以「巴拉特」(Bharat)一詞取代「印度」(India),事件傳開後在其國內掀起一場爭論。路透社
「巴拉特」(Bharat)字樣已被安排出現在新德里G20峰會主要場地的亮眼處。路透社
「巴拉特」(Bharat)字樣已被安排出現在新德里G20峰會主要場地的亮眼處。路透社
印度總理莫廸近年似有意推動「去殖化」,包括去年九月把位於新德里地標「印度門」前方、紀念英王喬治5世的「國王大道」改名。
印度總理莫廸近年似有意推動「去殖化」,包括去年九月把位於新德里地標「印度門」前方、紀念英王喬治5世的「國王大道」改名。

在野黨陣營最高領導人瑪瑪塔·班納吉 (Mamata Banerjee) 質疑:「印度這個名字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政府不得不更改國家名稱?」

改國名事件在印度國內引起激烈爭論,支持者認為,英國殖民統治者創造了「印度」這個名字,目的是為了掩蓋「巴拉特」並打造英國的遺產。

與印度人民黨有聯繫的印度教團體表示,G20峰會為印度擺脫殖民包袱提供了最佳的機會。

隸屬BJP的阿薩姆省省長沙爾馬(Himanta Biswa Sarma)支持更改國名,他周二在X發文時直稱印度為「巴拉特共和國」。

印度現行英文版憲法第1章第1條列明:「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個聯邦(Union of States)。」而印地文版憲法則是:「巴拉特,亦即印度,是一個聯邦。」巴拉特一詞源自於婆羅多,是印度教神話中印度第1位君王的名字,充滿印度教民族主義色彩。而在許多人心中,印度一詞殘留着英國殖民地時代的味道。

印度總理莫廸近年似有意推動「去殖化」,包括去年九月把位於新德里地標「印度門」前方、紀念英王喬治5世的「國王大道」改名,以「責任大道」代替。改名似乎成了印度去殖化支持者的「工具」。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