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頒獎禮取消邀請俄大使 烏克蘭稱是「人文主義勝利」

2023-09-03 01:14

諾貝爾獎得主與瑞典皇室成員2022年12月出席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諾獎頒獎典禮。路透社
諾貝爾獎得主與瑞典皇室成員2022年12月出席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諾獎頒獎典禮。路透社

瑞典諾貝爾基金會較早前發新聞稿稱,將邀請所有與瑞典、挪威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大使參與頒獎典禮,俄羅斯、白俄羅斯、伊朗大使都在受邀名單中。此決定引起瑞典主要政黨不滿,發起抵制。在強大輿論壓力下,瑞典諾貝爾基金會周六取消邀請俄羅斯、白俄羅斯、伊朗的大使。對此,烏克蘭回應稱,這是「人文主義的勝利」。

諾貝爾獎基金會周五在官方網站稱,今年將邀請瑞典所有經過民主程序選舉進入國會的所有政黨的黨代表,以及所有與瑞典及挪威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各國代表,出席諾獎頒獎典禮及晚宴。新聞稿指出,有鑑於這個世界越來越分化,不同觀點之間的對話空間越來越少,為了抵抗這個趨勢,諾貝爾獎將擴大邀請名單,讓大家能共同慶祝並理解諾貝爾獎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自由的科學、自由的文化、自由與和平的社會。然而,對於俄羅斯、白俄羅斯、伊朗(被指打壓人權)的大使將受邀出席,瑞典各政黨與輿論都不買單。

瑞典中間黨主席德米羅克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他很樂意參加諾貝爾獎的典禮與晚宴,也很樂意慶祝研究與人類的進步,但並不是無條件的,只要俄羅斯還在攻打烏克蘭,他就無法跟俄國大使出現在同一場盛會。左翼黨的黨主席達格斯塔說,諾貝爾獎去年沒有邀請俄羅斯大使是睿智的決定,今年卻改變了。她說,她不會在炸彈不斷在烏克蘭落下的同時,與俄羅斯的代表一同出席諾貝爾獎盛會。

諾貝爾基金會去年並未邀請俄羅斯、白俄羅斯、伊朗的大使出席。面對強力反彈,該基金會周六表示,認識到「瑞典國內的強烈反應」,因此決定不邀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伊朗大使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對此,烏克蘭表示歡迎。烏外交部發言人尼科連科在社交網Facebook上稱,不邀請俄大使參加諾貝爾頒獎典禮的決定是「人道主義(humanism)的勝利」。「我們感謝所有要求恢復正義的人。我們認為,應該對俄羅斯和白俄駐奧斯陸大使做出類似的決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