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難民再現│過去一星期有數十名越南人蛇抵港 議員: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

2023-09-03 08:00

「假難民」問題困擾本港近十年,耗費公帑高達85億元,又由於「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延長留港「打黑工」或進行非法勾當圖利,對本港社會及治安造成危害。據悉,單就過去一星期,便有數十名越南非法入境者抵港,警方已全天候24小時封鎖香港水域,盡量阻止假難民進入本港。多名立法會議員批判「假難民」濫用司法覆核及人道援助,促請政府加快啟動遣返程序、設定公費法律支援的上限、加強入境處羈留的權力等,減少「假難民」來港誘因。

過去曾有不少假難民偷渡來港。
過去曾有不少假難民偷渡來港。
「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延長留港「打黑工」。
「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機制,延長留港「打黑工」。
「假難民」進行非法勾當圖利,對本港社會及治安造成危害。
「假難民」進行非法勾當圖利,對本港社會及治安造成危害。
政府去年底更新遣送政策後,入境處大幅提升處理遣返個案的效率。
政府去年底更新遣送政策後,入境處大幅提升處理遣返個案的效率。
「假難民」問題困擾本港近十年,耗費公帑高達85億元。
「假難民」問題困擾本港近十年,耗費公帑高達85億元。

跟進「假難民」問題多年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向《星島》表示,據她所知,本港一直有不法分子出資「搵中介」,在東南亞及南亞各地「招兵買馬」,「動員當地全村男丁到香港搵快錢」,一度令假難民湧港。她又說,偷渡者入境後只需聲稱要求政治庇護,當局就要列作免遣返聲請,故認同警方從源頭堵截、阻止非法入境者。而「假難民」提出免遣返聲請、上訴等過程,約有兩三年時間逗留本港,葛珮帆指,逾萬名「假難民」在本港已經「有自己字頭」,他們引發衝突令香港變「大刀會」,影響國際聲譽,亦是拜他們所賜。

葛珮帆表示,本港一直有不法分子出資「搵中介」,在東南亞及南亞各地「招兵買馬」。
葛珮帆表示,本港一直有不法分子出資「搵中介」,在東南亞及南亞各地「招兵買馬」。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亦指,基於人道理由,留港的免遣返聲請人每月可得到數千元津貼,因此吸引不少在家鄉月入只得數百元的東南亞及南亞裔人士不惜非法偷渡來港,假扮成難民;但不少人來港後才發現香港生活成本高昂,於是「打黑工」、作奸犯科「搵快錢」成為常態。他期望政府除了從源頭堵截非法入境者,設定公費法律支援的上限,以及加強入境處羈留的權力和設立收容中心,以減少「假難民」來港誘因。

顏汶羽促當局加強入境處羈留的權力。
顏汶羽促當局加強入境處羈留的權力。

根據政府文件,截至今年2月,有超過14800名免遣返聲請者逗留本港,當中大部分在其聲請或上訴被拒後提出司法覆核許可申請,藉以拖延被遣送離港。工聯會立法會陳穎欣表示,「假難民」的司法覆核案件佔整體法庭司法覆核個案超過九成,而上訴至終院的申請皆被拒絕,她批判「假難民」才是「覆核王」,促請當局盡快解決濫用司法程序作非法居留的情況。

陳穎欣表示,「假難民」的司法覆核案件佔整體法庭司法覆核個案超過九成。
陳穎欣表示,「假難民」的司法覆核案件佔整體法庭司法覆核個案超過九成。

陳穎欣又指出,政府去年底更新遣送政策後,從數字可反映透過之前的修例工作明顯有助大幅提升處理遣返個案的效率。根據文件,上訴委員會加快處理與聲請相關的上訴,由去年處理約1500宗個案,提升至今年起每年完成處理不少於3000宗個案;入境處處理每宗聲請的時間,則由統一審核機制實施初期平均約25星期, 縮減至現時平均約10星期。此外,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入境處近日與越南公安部會面,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其中亦就核實和遣返非法入境者,包括免遣返聲請人方面加強合作。

記者 常彧璠

---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