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例!上海醫生成功植入具感知功能「腦起搏器」治癲癇

2023-09-02 18:00

8月16日,中山醫院治療團隊為癲癇患者植入具感知功能「腦起搏器」。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8月16日,中山醫院治療團隊為癲癇患者植入具感知功能「腦起搏器」。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近日完成國內首例在癲癇領域的擁有腦感知技術、可程控的腦深部電刺激儀(俗稱「腦起搏器」)植入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患者於9月1日康復出院。

腦深部電刺激儀示意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腦深部電刺激儀示意圖。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據澎湃新聞報道﹐患者李先生17年前發現患上癲癇,偶有「倒地抽搐」,經常發呆並伴隨無意識的言語和動作,記憶力下降。李先生找到中山醫院癲癇多學科團隊求助,該院神經內科教授丁晶和神經外科主任醫師胡凡為他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後,影像學未顯示明確的致癇病灶,不適合做常規切除性手術。經多個科一起評估,認為可以採用腦深部電刺激術來嘗試控制病情。

8月16日,中山醫院治療團隊為癲癇患者植入具感知功能「腦起搏器」。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8月16日,中山醫院治療團隊為癲癇患者植入具感知功能「腦起搏器」。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供圖

中山醫院專家介紹,約三分之一的患者無法靠現有抗癲癇藥物控制病情。近年神經調控技術蓬勃發展,其中,DBS為難治性癲癇提供了新選擇。

這是一種植入式神經調控技術,通過微創手術將刺激電極植入特定的深部大腦核團(靶區),再連接到脈衝發射器,從而將電刺激傳導到這些核團,能在靶區內抑制異常神經活動,幫助癲癇患者的異常腦網絡恢復功能狀態。

8月16日,中山醫院治療團隊為李先生實施了國內第一例在癲癇領域的支持核磁掃描、擁有腦感知技術、可程控的DBS植入術。手術中需將兩個刺激電極精準植入患者雙側丘腦前核,通過埋於胸前的脈衝刺激儀發出電信號,精準調控癲癇患者的異常的神經網絡。

9月1日,李先生康復出院,出院前與治療團隊合影。
9月1日,李先生康復出院,出院前與治療團隊合影。

專家解釋,以往的DBS只負責「單向」給予刺激,無法得到大腦神經元的「反饋」,而癲癇患者的腦電生理網絡的監測對病情評估和調整刺激參數至關重要。李先生植入的這台則是國內首次引入「感知」功能的DBS,不僅能指揮「生病了」的腦網絡「走向正軌」,還能感知腦內與癲癇相關的特定腦電信號,通過智能算法分析,讓醫生能及時調整「指令」,精準「調控」患者的大腦網絡,減少癲癇發作次數。

中山醫院表示,術後李先生恢復良好,腦起搏器的感知功能也得以順利開啓,9月1日已康復出院。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